“黄老,郑教授,对我们公司的条件,您两位可还满意?”林鸿飞笑呵呵的向黄老问道,其实这话问的多少有些多余,只要看黄老那兴奋的满脸红光以及郭蕴宜女士那一脸自得和骄傲的表情,就知道这次的考察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满意,满意到没法再满意了,”黄老连连点头,感慨的道,“依我看啊,你们公司的条件比中科院和有色金属公司的研究条件都要好的多,光那一台ib的中型机就不便宜吧?有了这么一台服务器,再配合那些电脑,搞研究可就方便的多了……小林,看来不但要在你们实验室设置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要搞起来,你们公司这么好的资源,不利用起来可是极大的浪费。”
郭蕴宜女士笑吟吟的,显然,她早就料到了黄老先生会这么说。
“能够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那是我们的荣幸,不过国家在这方面的审核很严格,想要将流动站和工作站搞起来,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做好的吧?相关的评审工作就很繁琐,大概没有两年的时间下不来?”这两年的时间,还是让林鸿飞对国内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情况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现在听黄老这么说,他心中当然激动,但激动归激动,对于面临的困难他也心中也十分清楚,别的且不说,单单是一个时间拖的过久这一点就足以让林鸿飞愁的恨不得揪光自己的头发。
黄老和郭蕴宜对视了一眼,两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郭蕴宜女士向林鸿飞笑问道,“小林,你不会以为我们家老师,还有老黄他们这些人就会在那里干看着吧?”
林鸿飞顿时就惊讶的“啊……”了一声。
是的,他意识到了问题出在了哪里:如果是正常的渠道,单单是正常的走程序,想要设置一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没有两三年的审核时间都甭想落实下来,更不要说是更严谨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但如果有师绪昌老先生、黄培云老先生这种院士级别的大人物联名提出在某个实验室和某家公司设置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虽然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但时间上却绝没有拖得那么就的理由。
一位资深院士,一位即将成立的工程院的准院士,这么两位大神加起来的能量,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到的。
“那小子就不客气了,”林鸿飞道,他是真的一点都不客气,虽然双方的合作还没有正式开始,但这并不妨碍林鸿飞开始“指使”起人来,“黄老,能者多劳,这件事就麻烦您了,有什么需要我们公司配合的,我们一定全力配合,但火车跑的再快,也需要车头来带,您可要做好我们的火车头啊。”
“你小子,倒是会顺杆爬!”黄老笑骂到,但看他的意思,非但没有一丝因此而恼怒的意思,反而还颇为欣喜,“好,反正老头子我也没几年好活了,趁着现在还能动弹,赶紧把老头子我这辈子得出来的一点经验传下去,也不枉国家对我们这些人的重视。”
也可以理解,这几年国家对科研的投入非但没有提高,反而逐年下降,作为将自己一生的心血都投注到共和国冶金行业和金属材料的发展当中、本行业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对于这种情况,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科研、尤其是作为基础的材料工业,根本就是一个烧钱才能出成果的基础行业,没有投入,哪里来的产出?
但这种国家大政方针方面的事情,又不是自己这些搞研究的人所能够随便左右的了的,谁能想到就在这个时候,林鸿飞这看上去似乎“人傻钱多”的家伙就冒出来了呢?
不要说恼怒,如果林鸿飞露出一点不乐意的意思,恐怕黄老立刻就要想办法来说服林鸿飞……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实在是太可观了。
第一二一七章 原来是我犯了错
中航工业总公司倒是很想跟林鸿飞比试一下耐心,这种程度的合作,用两三年的时间达成合作意向、两三年的时间敲定合同、最后用两三年的时间来履行协议完全正常,但遗憾的是,林鸿飞似乎完全没有一点着急的意思,看他的样子,似乎倒是巴不得中航工业总公司不要参与进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