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如果传了出去,除了舆论大哗之外,在常人看来,除了疯了完全没有其他办法能够解释林鸿飞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林鸿飞这么做,自然有他这么做的原因。
因为……
自己必须这么做!
只有这么做!
什么最锻炼人?当然是实践最锻炼人,可共和国的航空工业最大的悲哀是,他们没有一个老师手把手的带着他们做实践,没有人愿意给共和国的航空工业当老师,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愿意看到共和国航空工业的崛起。
但是现在,林鸿飞硬生生的用钱砸出来一个实践的机会:这种程度的改装,想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改装,必须要对这架伊尔-62的每一点都摸透才行,这就要逼着自己的团队们必须生生的吃透伊尔-62的所有相关知识:
当这架伊尔-62改装完毕之后,自己也就等于变相掌握了这种150吨级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古齐省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打飞机设计和制造能力被生生的催生了出来,虽然有了设计和制造能力并不等于就真的能够造出来,但这最关键的一步自己终于走出来了,以后通过加宽机身、放大机身、机翼形状的调整等等,可以发展处一系列的飞机……
林鸿飞不要求、也不指望自己造出来的飞机上没一颗螺丝钉都是自己国家生产的,但最起码的关键部件自己能够生产,机身、机翼和发动机这三样,必须抓在自己手里。
林鸿飞认为这比钱花的是值得的。
虽然当初只是搞着玩,并没有想玩这么大,但既然现实推着自己一步步的走到了现在,林鸿飞也不会退缩……无非就是更复杂的机械和电子嘛,老子怕他个锤子!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家公务机改装公司是否具有这么大的能力来搞定这件事?
如果这架改装公司搞不定cf国际,那自己这一切的设想都只是自己的空想。
阿克顿可不知道林鸿飞是以近乎豪赌的心态,拿出8000万来赌一个学习的机会,他忙不迭的点头,几乎是屁滚尿流的冲向了桌子上的电话机……这件事情,他需要立刻向老板做出汇报。
※※※
“这些图-134……”打完了电话,设计师阿克顿先生指着剩下的三架图-134,一个劲的咽口水,在他看来,这不是一架飞机,而是一堆绿幽幽的美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