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外籍工匠的生活成本与普通唐人工匠的近一倍,所以他们借这次种牛痘福利不给他们,而给各工坊主施压,工坊主们又到了商会,商会又相互联合开会。
柳木回城的时候,请愿的人无数。
眼下有谈的机会,商会就派人请来请愿。
“这事,长安府不管、户部不管?”
“回驸马的话,我们已经三次递书,这事非一个衙门口就能作主的,原本计划依大唐律向尚书省与内阁的半年民议递书,但民议上书已经堆积如山,小民不敢自认我们这些事就是大事,也不敢去递太极殿民书。”
柳木侧身打听了身边的人。
身边的护卫说道:“回郎君的话,内阁有一个名为民意厅的地方,不仅是有长安的,每天还会有来自天下各州县送来的一些上书,确实是堆积如山。”
“民意就这么多?”柳木有些不相信了。
“这个就不知道了。”护卫又没有看过民意厅的内容。
倒是那位年长的商会代表上前说道:“驸马,小民倒是知道一二。”
“你说。”
“就小民所知……”
这商会代表一口气就说了几十条,这很显然就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广开言路的善举,小民倒是什么事都敢说。
往大了讲,有士子上书,茂陵失修……
有驿兵上书,建议在某处增加一座桥梁……
往小了讲,有百姓上书,某某两村为争水打架,这非是不遵唐律,而是有百年恩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