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页

渊盖苏文脑袋里出现了一个念头,这莫不是唐人估计安排的。

到了街尾,终于有一家门前的人愿意和他说几句了。

这一家的门头上写着武州会馆的字样。

与别的会馆相比,这一家显得有些冷清,门口的人坐在台阶上晒着太阳,渊盖苏文靠近后问道:“这位兄弟,能聊上两句吗?”

“高句丽人吧,来坐着晒会太阳我给你拿杯热茶。”

渊盖苏文最无法理解的就是,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自己是高句丽人。当他把茶水端在手上的之后,问出了这个疑问。

“在长安城,只有高句丽人不穿裤子。百济人在长安的极少,就算有也当是高句丽人了,在长安的新罗人穿的是另一种半唐半新罗式的衣服。其余各族,都有各族的民族服装,有些唐人还喜欢突厥骑装的。但都有裤子。”

“我这个……”渊盖苏文准备拉起身的长衣表示自己有穿裤子。

可门前这位指了指自己,渊盖苏文停下了。因为他的裤子没有裤裆,还是开裆的,需要有裙边挡着。

门前小厮又说道:“还有,在长安这里除了高句丽之外,周边的各族都有自己的会馆,我们这里没什么人是因为羊毛季到了,过几天第一批送羊毛过来的人就会住进来,到时候想和你聊几句,也没空。”

“会馆?”

“对,会馆。长安城中有专门制订的律法,会馆依各族民俗而建,会馆内民俗大于法,除十恶之外,会馆内发生的一切事情先民俗后唐律。所以各家会馆平时也不喜欢其他各族到自家会馆来,除了交好的人之外。”

渊盖苏文懂了,当下追问:“那么有新罗会馆吗?”

“有,不过新罗会馆这几日关门整修,听说新罗那边出了乱子,有人叛乱所以新罗会馆借整修为由把门关了,真正的新罗人过来是从后门进的,不接待叛乱区的新罗人。新罗商人可是这会馆街的大商圈。”

渊盖苏文立即问道:“那我们高句丽商人呢?”

“你一看就是头一次来长安的,长安城没有高句丽商人。就算有,也只是几个小商贩,一年最多万八千贯的生意,这叫贩子,不叫商。新罗商人的几个顶尖大商,合起来一年百万贯货物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