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页

茶商们稳坐在各往的茶棚内,除了介绍自己的茶之外,多一个字都不敢开口。

各名窑的代表也一样,他们很清楚这是什么地方,大唐太极殿前,这里只能凭实力,凭真本事打出名次来。

败了,回去努力再来打过。

若是有作假,或是影响公平的事件发生,会永世不得翻身。

“好茶,好茶。就是名字起的不怎么好,要起一个好名字。”李渊点评着。

柳木放下茶杯:

“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叶面色泽仓绿匀润,叶背浅绿,叶脉绿中藏红;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悬在明澈嫩绿的茶计之中,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杯中对你伸头缩尾,有刀枪云集。”

“好茶,猴魁!给我留半斤,照价结算。”

“给朕留一斤。”李渊将一块小小的牌子放在茶桌上,这代表着这茶加两分。

第446章 茶魁

柳木却没留,他不准备给任何一种茶留牌子。

这时,留牌最多的,两种茶不分上下,一种是秦岭雾毫,这种茶在清晨的时候要采茶的少女含在口中,而后再取出杀青。色泽,茶汤,口感再加上这神奇的采茶之法,许多人都留了牌。

另一种,真正实力派。

柳木也是万万没想到,大唐这个时代空气好,水质好,再加上特别的地理位置。西湖龙井从数百种茶中光芒四射。

李渊这才来到龙井的茶棚前。

那茶商深伏一礼:“圣人,这茶一年只有不足五斤。采自倒春寒之时的绿芽尖,小民请圣人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