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柳木的马车在朱雀门外兴德坊内停着,见柳木出宫已经有人去取马车。

李世民先一步上了柳木的马车,柳木很犹豫是上还是不上这马车。李世民招了招手:“过来,今晚在二哥府上喝一杯。”

“好吧。”柳木只好上了马车。

马车上,李世民很意外的一个字也没讲,神情严肃的一直到秦王府。进了自己的书房后,李世民特别吩咐不许任何人过来打扰。

门关上的时候,李世民对柳木说道:“二哥看到你下马车的时候,偷偷的把座椅下你那对木拐藏在身上。放到一旁吧,今天二哥给你好好讲一讲道理。”

“先说,你认为我那里错了。”

“仅说今天的事,你非但没有错,而且作的很好。有些话可能说的虚假了些,夸张了些。但在今天的事情上,这些小问题都会被人无视。但,我们说明天的事,你知道你是在逼老大造反,长安守军,至少有三成还是听他的话。”

李世民倒是没发火,很平静的说完了这些话之后走到架子上拿下一瓶酒,给自己和柳木一人倒了一杯,将酒递给柳木:“喝一口暖暖身子,二哥问你,你刚才想和父皇说什么?”

“说两个事。”

“你讲。”李世民坐了下来。

“头一个事,江南还有蜀地在长安的货物不太对,也不能说他们错了。我想请父皇下道旨意,将大唐全境的所有布匹尺寸、粮斗规格……也就是说,统一度量好算账。”柳木心说,这事是好事。

李世民干笑两声:“看来,你显然没考虑到这些事情的后果。”

“这事,是好事。”

“没说是坏事,但这件事情是太子府与户部在管,你这是在抢太子府的职司。你去查卷宗,太子府已经用三年,也没有统一你所说的粮斗规格、布匹尺寸。说是一丈十尺一百二十寸、一千二百分。但这一分各地有细微的差距。”

李世民讲给,在自己的书房之中翻了好久,找到一份卷宗。

这是房玄龄写的,以半方秬黍为标准,一秬黍就是一分长,而这秬黍的选择而是三千六百个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