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并不是所有的王爵都是如此。
有一个殊例,那就是荆王。
荆王封地在鄂地荆州,乃是太祖皇帝所封,并且还是国朝唯一一个世袭罔替的亲王。
相传,在太祖未起兵发迹前,曾有过一段极为落魄的日子。
他本是关中一富户家中的庶子,生产时难产,生母早逝,他落地后,还是一个神智愚笨不清的傻子……
可想而知,他在家中的地位如何。
连家中的奴仆婢女都敢随意欺辱打骂他。
若非他叔父,也就是后来第一位荆王,关心疼爱他,给他吃的,护着他。
怕是等不到他忽然“觉醒”,成就伟业的一天,就要早早的被欺负死去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太祖登基后,没有尊他生父为太上皇,只草草封了一个王,只准备等他挂了后再补个杂号皇帝名头,反而要尊他这个叔父为太上皇叔。
他这叔父是个老实人,听人说起这个“太上皇叔”的分量后,唬的连连推辞,却哪里推辞的过。
后来,又有高人给他出主意,便向太祖皇帝讨了个荆王的王爵。
太祖感怀他的品质高洁,又念及他的活命抚育之恩,索性就封了他一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亲王。
而第一代亲王也当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接受了这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亲王后,当即立下王府戒条,第一条便是:后世嗣王,不得插手干涉荆州一切政事,不得兼并土地,更不得干预朝事,否则,不配为王。
太祖得知后,愈发感动荆王识大体,便也留下了太祖祖训:
后世之君,当常记荆王恩情,若无荆王,则无朕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