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就算与淮能集团的交叉持股工作完成,梅钢从整体上还要算公有制企业,在薪资问题很难一下子有极大的突破。包括赵东等人,从梅钢正式领取的工资并不高,他们最主要的收入来自于股权增值,跟梅钢的成长息息相关。

虽说沈淮承诺梅钢新厂允许赵治民投入私人资金持股,但梅钢新厂本身就急需募资,而梅钢新厂目前看来还是风险很大的项目,故而这也不能算是给赵治民的额外待遇。

次日,沈淮召集梅钢管理层会议,通报他此次英伦之旅的收获以及淮能集团筹建的情况,赵治民也应邀参加。

这次会议,赵治民则能更全面的看到沈淮对梅钢未来发展的规划。

梅钢只是沈淮产业布局中的一个核心环,淮能集团要真正发展起来,前景也未可限量;而同时由鹏悦跟鸿基负责打开跟西欧地区的废钢进口及钢材出口的通道,更让梅钢未来发展的市场空间更广阔。

赵治民从矿治离职以及工作交接很顺利,没有受到什么阻碍,四月下旬就正式到梅钢接手担任新厂总工程师、研究院总经理,同时承担梅钢新厂建设的工程技术总局以及研究院的筹建工作。

同时随赵治民到梅钢的,还是他刚刚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学生韩文继以及他在矿冶四院的主要助手刘涛等人。

由于韩文继、刘涛等人都是负责梅钢新厂技改项目团队里的成员,从年前就开始跟新厂建设,对梅钢的情况十分熟悉。

他们随赵治民加入梅钢,除了继续负责技改项目外,也能立即分摊了沈淮、赵东以及潘成此时肩上所承担的巨大压力。

在山崎信夫、周明的领导下,合资厂筹建速度也不慢。

合资厂也完全照搬富士制铁在日本君津的炼钢厂为模板,迅速完成前期筹备工作,四月中旬建设工地也进行奠基典礼,进入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只比梅钢新厂晚了三个月——市里急切,当然能够理解,但也能看出富士制铁急于完成在海外市场的产业布局。

与此同时,淮能集团有限公司在梅溪镇正式注册成立。

淮能集团与梅钢、梅溪工业投资集团、梅溪镇政府、鹏悦、渚江建设等签约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完成梅溪电厂与梅钢的交叉持股、完成对梅溪港务有限公司的注资持股,同时又在梅溪镇注册成立淮能地产、淮能工建等两家三级企业,以接受东电集团剥离下来的部分业务。

淮能同时决定在鹏悦国际大酒店对面,在梅溪镇无偿划拨的六十亩地上,投资两千万建造淮能的总部大楼。

市钢厂、市锻压厂等十一家市属国营厂到四月下旬,也完成改制工作。

市钢厂更名为东华钢铁集团,然而换汤不换药,董事长兼总经理照例由顾同兼任,无人能撼动。谭启平也怕影响合资厂建设的大局,暂时也无意撤下对他表示温顺的顾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