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

“此事攸关将军的身家性命,知道的人还是越少越好!”

陆勉见诸葛瑾坚持己见,于是示意左右退下,帐中只留下他们两人。

“将军,鄙人琅琊诸葛瑾,叔父诸葛玄曾任豫章太守。这次我只身前来,是受了孙文台父子所托,来劝你改换阵营的。”

“哼哼,孙文台打的好主意,你且说说看,他们想怎么收买于我!”

“陆将军何必自辱呢?孙文台父子并没有收买你的意思,只想跟你合作一次,这其实是两利的事情。”

“如何合作?”

“孙文台给你提供船只和粮草,你带着麾下兵马从长江顺流而下,前往会稽,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从此袁术是死是活,都与你没什么关系。”

“我临阵不战而走,便是背主,就算去了会稽,也会觉得良心不安。”

“如果换了别人来做将军的主公,我今日绝对不会冒死前来劝你,只是袁术已为天下所弃,这样的乱臣逆贼还值得将军效忠吗?难道将军就不会麾下五万兄弟的性命考虑?”

诸葛瑾一番劝说,陆勉沉默不语,不过内心却是开始动摇。

第四七一章 过街老鼠(下)

陆勉的内心没有经过太多挣扎,就接受了诸葛瑾的劝说,最终决定舍袁术而去,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如果站在袁术的角度来看,陆勉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是赤果果的背叛,但问题是陆勉又为什么一定要效忠于他呢?陆勉麾下的士兵,不是他袁术的私产,这些士兵吃的粮食也是江淮百姓种出来的,陆勉有什么资格带着他们一起去死?

都说春秋无义战,乱世三国当中,又有几场义战?刘和一直致力于抵抗外族入侵的战争,却是尽力避免对内的战争,把士兵的生命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或许正是因为他真正理解了“春秋无义战”这句话的涵义吧。

诸葛瑾牛刀小试,替孙坚轻松摆平了陆勉,令孙坚父子刮目相看,从此走上了汉末风云激荡的历史大舞台。

陆勉在芜湖将五万部队进行精简,一些根本没有经过训练的兵丁,全部被他解散,最终他只带走了一万士兵。陆勉也没有接受孙坚给他在会稽空出一块落脚地的建议,而是直接乘船去了孤悬海外的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