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点头,大军于是在高显城南十里外扎下营寨。
夫余王子陪在徐晃的帐内,过了一个时辰之后,便见一队夫余士兵赶着牛羊,抬着酒食来到了营外。
“将军初到高显,下国粗鄙之人没有什么好招待大军,只能送来一些酒食牲畜,不成敬意,还请将军无论如何都要收下!”夫余王子一脸诚恳地向徐晃说道。
徐晃也没跟夫余人客气,说了几句客气的话,然后大大方方地收下了夫余人送来的酒食牲畜。
此去襄平,还有两百里的路程,夫余人送来这些酒食和牲畜,正好可以让大军好好地补充一下体力,在这种关乎成败的关键时刻,徐晃又岂会放过任何一个有利于提高部队战力的因素?
中军帐内,酒足饭饱之后,宾主尽欢。夫余王子试探问道:“今日有幸得见幽州骑兵的雄姿,我们部族内的汉子都有些向往和羡慕,不知将军可否给族内子弟一个机会,让他们随您一起前往襄平?”
徐晃听了夫余王子这话,忽然笑了。谁说夫余人憨傻了?这个夫余王子可是一点也不傻啊!
表面上看,夫余人若是跟着徐晃前往襄平,死伤自然是难免,但他们却有了与幽州骑兵并肩作战的机会,可以在一路上学习很多的东西,甚至还可以掌握一些排兵布阵的技巧。相对于损失的那些人马,夫余人能够学到的东西只多不少。
虽然看出了夫余人的心思,但徐晃并未出言拒绝,而是痛快地答应了下来。徐晃不怕夫余人跟着自己偷师学艺,因为他相信不论夫余人怎么学,有些关键的东西他们是学不去的。比如,幽州骑兵统一使用的制式马刀,夫余人虽然可以将刀的形状记住,但却无法掌握制造马刀的锻钢技术。又比如,夫余人可以发现高桥马鞍和双脚马镫的秘密,但他们却掌握不了明光铠的制造技术,更无法掌握钢匣铜括连弩的制造技术……
第二日,三千夫余骑兵尾随在徐晃的队伍后面,一起向着襄平迅速接近。
第四二七章 又生一计
襄平城内,原长史王烈的府邸昔日高朋满座,如今门可罗雀。公孙度既然已经翻脸,肯定不会再给王烈原来的待遇,不仅停止了向王烈府中的各种供给,还派兵将这里围了起来,防止王烈和他的家人逃走。
管宁原在襄平之外的山中隐居,这次却是受了池鱼之灾,被公孙度派兵从山中捉了回来,一并软禁在王烈的府中。
幸好两位名士性情相投,彼此做伴,就算是在被软禁的情况之下,依然不忘读书注疏,交流谈论,日子倒也过的苦中有乐,不是那么难熬。
前几日,城外度辽军动用了数百架投石车攻打城池,城内守军人心惶惶,公孙度害怕城池不保,便带着王烈和管宁一起登上南门城头,结果城外的投石车没过多久居然停止了射击。公孙度用王烈和管宁当肉盾的诡计得逞,于是又增派一队士兵将王烈和管宁看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