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今年已经六十多岁,因为年轻时常年在外征战,将身心耗费的太过厉害,所以现在身体日渐衰败,估计随着老朋友皇甫嵩的脚步驾鹤西去的时间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朱儁不动声色地看完段煨的来信,然后缓缓开口说道:“某自知时日无多,只怕要辜负了忠明的一片心思。若是不嫌,老夫可以替段将军向太傅府那边传个话。”
这个主簿急了,送上门来的兵马,朱儁怎么可以不要呢?他却是没有摸准朱儁的脾气。“汉末三杰”当中的朱儁,最是看重气节,脾气刚烈,当初董卓把持朝政时,欲让朱儁出任自己的副手,结果被朱儁拒绝。朱儁放着高官厚禄不要,却跑到中牟那边拉起一支队伍来跟董卓的部队干仗,可见朱儁对董卓是有多恨。
段煨出身董卓门下,如今想来投靠朱儁,朱儁没有用唾沫星子将这送信的主簿骂出府外,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至于说收留段煨,然后搞得洛阳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就此一团糟糕,老将军还没有那么糊涂呢!
这个主簿见投靠朱儁无门,便欲离开,结果朱儁不由分说地让人将其送往太傅府中,一起送过来的还有段煨的那封信。
第四一七章 杯酒释怀
段煨派到洛阳的这位主簿,名叫左灵,在后世有关的文献中只有他一句话记载,就说李傕在挟持皇帝出逃的时候,让左灵和贾诩一同随行看护。
能跟贾诩混在一起的,就算不是聪明绝顶,肯定也不会蠢到哪里去,这从段煨、李傕等人的头脑就能看出个大概来。
却说朱儁让人将左灵和段煨写来的信一并送至太傅府后,很真是令赵云和李严稍微吃了一惊。
赵云、李严吃惊的不是段煨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靠朱儁,他们吃惊的是朱儁竟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段煨的请求。
既然事情的发展超乎了他们的预料,那么如何应变就成了当务之急。
赵云来见左灵,看门见山地问道:“可是你建议段将军投靠朱老将军?”
事已至此,左灵并不想抵赖,而是如实的承认了。
“你可想知道朱老将军为何拒绝了段将军么?”赵云问道。
左灵坦言:“某临来洛阳之前,自认为思虑周详,却没想到刚到为将军府上,便碰了壁,如今百思不得其解,还请将军明示。”
“卫将军自知年事已高,所以并不想参与到各方势力的争斗之中,他只是尽力维持洛阳来自不易的安定局面,不愿在生前看到洛阳再遭变故。段将军投奔卫将军的心思,其实并不难测,只是以吾所见,镇东将军似乎更适合治理地方,发展农耕,这行军打仗之事,并非擅长。”赵云把话说得含蓄,但也算明白,也有一定的暗示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