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

在这个汉族人口迅速减少的时代,刘和其实是在通过一种润物无声的办法替大汉保留着最后的元气,他最痛恨的就是历史上那种懂不懂坑死几万甚至几十万降兵的做法。如果刘和效仿那种残暴的杀降做法,等到他横扫了各路军阀之后,只怕也就无力应对来自东夷、北胡、西羌、南蛮等许多异族的入侵,到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好河山被一群群尚未开化的食人野蛮给糟蹋殆尽。

刘和的命令送递马城时,徐邈已经于一个月之前便完成了这次的降兵转化任务。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却是徐邈让人把并州北方四郡转移到幽州这边来的那些家破人亡的普通百姓请到了军中,让他们以自己的亲身遭遇献身说法,进而狠狠地教育和刺激了一番这些原本属于并州北路军阵营的袁营士兵。

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些并州籍的士兵绝大多数出身平民和穷苦人家,他们当中有一些人的父母妻儿这次也是死在了南下鲜卑人的屠刀之下,所以这些士兵在听完家乡父老的血泪控诉之后,除了极度的羞愧,便是对袁绍和逢纪等统治者的愤恨憎恶,还有对鲜卑人滔天的仇恨。

一支部队,一旦有了羞耻之心和仇恨的目标,便有了灵魂。而有了灵魂的部队,便有了战胜对手的基础条件。

赵云从马城秘密前往洛阳之前,曾经与徐邈连着三天夜谈,专门向徐邈请教关于降兵转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而徐邈也是倾囊相授,并未有任何的隐瞒和留存。

徐邈接到刘和的命令之后,得知如今在辽东的阳乐城和昌黎城内看管着超过一万五千名公孙度手下的降兵和投诚将领之后,立即就来了劲头,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张郃、刘放和韩珩等人辞行,然后带着两位身份神秘的随从返回蓟城。

随同徐邈一起上路的这两人,却是在并州被赵云俘虏的张南和张凯兄弟俩。当时赵云和张郃率领大军将逢纪的一万五千兵马围死,一战之下俘虏了逢纪,重伤了主将张旭和副将焦触,还顺带抓住了张南、张凯,俘虏了一万两千多士兵。经过徐邈半年来的劝说,张南和张凯已经明确表示愿意转投阵营,所以徐邈这次便带着这两人前往辽东,正好协助徐邈管理阳乐城和昌黎城内那一万五千多降兵。

不久之后,徐邈返回蓟城。他依次去拜访了刘虞、韩馥和赵该等官员,然后又去了一趟公子府,给刘和的两个老婆和一个儿子带了不少的礼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徐邈竟然特意前往蔡学士府一趟,专门去看了寄养在学士府中的刘和养女蔡钰一次,而且还给这个小女孩带去了不比刘襄少的玩具和礼物。

徐邈在蓟城稍作停留,与家人短暂相聚之后,便接手了从蓟城向辽东阳乐城押运粮草军需的任务,然后再度上路。

从蓟城前往令支的沿途都有镇北军派出的部队护送,运粮队伍用了七天时间顺利抵达令支。此时,已是十二月上旬。

刘和见到徐邈,自然少不得一番接风洗尘和促膝长谈。作为刘和钦点的宣传部长,这些年徐邈可是没少替刘和出力流汗,也当得起刘和的信任与重用。蓟城徐家则因为徐邈的关系,如今在城中也是更加地位稳固,隐隐排在刘家、赵家、蔡家和韩家之后。

刘和听说徐邈说服了张南和张凯两人,也是非常的高兴,虽然这两员将领在三国时代不过是三流角色,但如今正是大量用人的时候,有了张南和张凯的转投阵营,就等于是给袁绍的那些手下做了一个榜样,今后肯定能招揽到二流甚至也是一流的将领为刘和所用。

刘和专门抽出时间单独召见了张南和张凯一面,除了说一些安慰鼓励的话,还向两人郑重许诺,只要他们能在辽东立下功劳,今后各种擢升和封赏一定不会少了他俩。

刘和的信誉向来就好,而他爱惜人才的名声更是早已传遍大汉各地,张南和张凯兄弟俩听了刘和的这番话,自然是十分受用,大有肝脑涂地,誓死效忠的意思。

徐邈在令支城内停留了数日之后,再度启程上路。这次负责护送粮队前往辽东的将领换成了龙虎卫副将孙礼,刘和将五千龙虎步兵交给孙礼,让孙礼带队前往辽东助战。如今徐晃手下骑兵充足,但却没有成规模的步兵辅助守城,孙礼带着五千龙虎卫前去,倒是一举数得,不仅保证了粮队的安全,而且可以给徐晃补充兵力,还能帮徐晃训练新兵。

寒冬腊月,从令支前往阳乐的道路为大雪所阻,不过这样的麻烦并不能阻挡早有准备的运粮大军,幽州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驮运货物的牛马,而后勤司专门针对大雪地形研制出来的雪橇也是十分轻便好用,所以这一路虽然会辛苦漫长,但却不会被恶劣的天气困在半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