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点头,轻声回答:“公子,如果这次不是我们反击成功,那么获利最大的人就是阎柔。他不仅可以兵不血刃的夺下宁城,而且还能从轲比能手中抢走这一批数目庞大的粮草和军资,到时候太傅大人还无法指责他的不对。”
刘和的脸色已经变得十分难看,他拧紧眉毛沉声说道:“也就是说,如果这次我们在此地被鲜卑人截杀了,几千士卒和几千民夫等于是白死?而这笔账只能记在轲比能的头上,他阎柔非但无错,还是替我们报仇的英雄,还是收复宁城的英雄?”
李严和赵云一起点头,对公子的反应“及时”表示感激。
刘和咬牙切齿,有些悻悻地说道:“他奶奶滴!刚才我还说阎柔是个二逼,其实我特么……”
还好,大公子最终还是忍不住了,没有在人前自认是个“二逼”。
刘和问李严和赵云:“你们说,现在又该怎么办?是继续前往马城,还是进驻广宁城?又或者向马城和宁城传讯,让那边派兵支援孙礼?”
“立即进驻广宁,不给阎柔回头的机会!”李严如是说。
“轲比能已经撤走,马城和宁城的兵力足够,孙礼仅率一千骑兵,恐怕无法震慑白山乌桓部落。”赵云如此分析。
“好,我们马上去广宁城!”刘和搓着手,一脸的兴奋与期待。
“公子莫急!如今歠仇水虽然处于枯水期,深处不过颈,浅处不过膝,可马车与牛车依旧无法通过,因此需要临时在河中搭设一座木桥。”李严赶紧出言提醒。
“那可如何是好?广宁那边只有孙礼的一千骑兵,万一阎柔回过头来,他怎么顶得住!”刘和有些着急。
赵云提议:“不如这样,由我先率领两千骑兵押解着鲜卑俘虏渡到河的对岸,然后派人在广宁与营地之间来回传讯,如果阎柔回头,我便率军前去支援孙礼,如果阎柔一去不返,我便在河那边等待浮桥架起之后,护送公子前往广宁城。”
李严补充说道:“这也只是权宜之计,建议公子立即向太傅大人禀报此事,请他调整广宁城、宁县、马城、高柳四地的防守兵力和统军将领,形成较为均衡的防线。”
“好!我这就给父亲大人写信汇报此事。架设浮桥的事情,便交给正方;看管和转移俘虏的事情,则交给子龙。”
“公子,我向你推荐一人,由他携带你的书信亲自前往马城向太傅大人汇报。”
“哦,子龙又要向我推荐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