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同行?你,你,不,不是,你们不是来杀我们的?”,一书生不可置信的呢喃追问。
“是来请,请我们上车避雨同行的?”,另一书生紧接着接话道,眼里都是惊诧与欣喜。
“所以说,你们是好人?不是打劫盘道的?”,这位还身处怀疑之中,无法确定。
“天爷唉,刚才可吓死在下啦……”,这位是刚才吓的差点一屁股坐到泥水里去的可怜家伙。
所有的书生们在听完丙十七道明来意后,一个个劫后余生的不由确认感慨着,欢喜着,那年轻不经事的,刚才还深深懊悔的几个,甚至都相互拽着彼此喜极而泣。
直到看见来人再三的肯定点头,看着远方的车队正朝着他们缓缓而来,终于,这十几个经历了风雨,担惊受怕了半天的书生们,在终于坐到了温暖的马车上后,才真正的大大的松了口气。
至于怀疑丙十七的来意,质疑他嘴里的邀请是真是假?
不好意思,那是不存在滴!
为啥?因为好歹他们也是读书人,也是曾经从童生到秀才一路走来的过来人呀!
当初中童生的时候还没什么,可到了后来中了秀才后,他们的身份地位就不一样啦!
家里不仅有五十亩的田地可免税,也再不用服劳役,力役,兵役不说,其他如丁税,户籍税等到各项苛捐杂税也是一应全免的。
对于坚定贯彻推行这项朝廷恩荫举措,让他们这些读书人实际受惠的右相纪大人,他们也是打从心里感激敬佩,并积极支持贯彻的。
当然,成了秀才公,好处还远远不止这些。
身为秀才,还是年轻的秀才,无疑,他们是很值得投资的对象。
从中秀才的那时起,身边乃至县里就有各色的人物主动上门示好。
其中有地主,有商贾,甚至还有员外爷,都纷纷的朝着他们投出了善意的橄榄枝,以各种的手段试图拉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