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这样的人,怎么能给大郎坐高堂?

万一到时宾客们问起,他这个当爹的怎么回答?说陈氏虽然犯过罪坐过牢,但她已经改过自新,让大家再给她一次机会?

这不扯淡吗?

姜明山已经能想象到刘家一旦得知,将会如何地愤怒不满,那位刘三姑娘,没准连堂都不拜直接扯下盖头就让花轿原路返回。

到那时,大郎的亲事泡了汤不说,他姜家的颜面又该往哪搁?今后他怕是连这条胡同都不敢走出去了。

而且更要命的是,柔娘出嫁那日是姚氏陪他坐的高堂,倘若大郎成亲那日换为陈氏,将来姜妙出嫁,又得姚氏亲自来,外人肯定会问。

所谓的“兼祧”,说白了就是没子嗣的那一房,花钱娶个儿媳妇回来向有子嗣的那一房借种。

陈氏便是二房用来向长房借种的工具。

这种行为在南齐,通常只会发生在乡下,城里大户人家宗族根系错综复杂,哪一房没子嗣,完全可以从旁支过继一个。

姜明山是读书人,比谁都明白“兼祧”意味着一个男人能在家族允许的前提下同时娶两位正妻。

这对于当年考场失意又被姚家看不起的他而言,无疑是种天大的诱惑。

毕竟,齐人之福哪个男人不想?

姜家当时那样的条件,纳妾是不可能的,既然有法子多娶一个,他为什么不乐意?

然而他当年同意兼祧的时候,从未想过将来的某一天会面临此刻的窘境。

虽然骨子里不待见姜妙,但现在不得不承认,姜妙说的是事实。

姜云衢又没死娘,成亲那日高堂上必须有父有母,然而这个“母”,绝对不能是陈氏,否则要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