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之后正要走时,苏磬音想到了什么,又随口问道:“你只一个儿子吗?别的女儿还有没有?”

潘木匠家的愣了愣:“有两个闺女,大的嫁人了,还有个小的,刚七岁。”

“那便一块带来吧。”苏磬音闻言便又开口道,说罢,见对方似乎有些迟疑,便继续道:“存茂堂那边儿缺几个人,带你闺女过来,瞧瞧若是个机灵的,留下干活,给算工钱。”

听着这话,潘木匠家的才立即满面喜色,千恩万谢的答应了。

苏磬音只摆摆手,月白便立时将人带了下去。

潘木匠家的没走多大功夫,石青便匆匆从外头跑了进来,高声禀报道:“姑娘,姑爷回来了!”

苏磬音闻言一喜,抬头看了看天色,忙了这半晌,都没发觉日头都已掉到了西头,天色也露出几丝泛红的晚霞光芒来。

迎着这晚霞,苏磬音立在屋门口,微微抬手遮在眼前,果然,远远的,就是刚从庄子上回来的齐二。

看到齐二在轮椅上的身影,她停下步子,微微弯了嘴角,等着他朝着自己面前越来越近,直到停在了眼前,声音清朗,星眸闪亮:“磬音,我回来了。”

分明才是第一日住下,甚至连东西都是一地散乱,丁点也不规整——

但是奇妙的,苏磬音竟然觉着,这儿有些像是家。

第91章

“锦绣缦旄离云爵, 乘风县钟华洞乐,豹首落莫兔双鹤,春草鸡翘凫……”

正是五六月时候,虽是在山中已经凉快许多, 但伴着窗外蝉鸣声声, 站在地上、身着短衣的瘦弱男童, 几百字一秒不停的一口气背下来,脑门上也仍旧是难免的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存茂堂内, 最中的空地上孤零零的摆了三四套桌案, 苏磬音则端坐与正中,微微垂眼,正面色平静的听着面前的潘李子背书。

潘李子背的是《急就篇》,这属于蒙童初学时要接触的范畴, 全文两千余句, 内容都是些姓氏、器物牲畜之类的常见物、生字很多, 背起来也朗朗上口,当初苏磬音在祖父的教导下启蒙时,除了《百家姓》、《千字文》这种家里奶娃娃都会的内容之后, 真正开始背写的, 就是这一本《急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