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信胡乱团作一团,温梓童二话不说就冲出门去!
她一道风似的闪出,丫鬟傻了眼,追在后头兀自喊着:“小姐,您发才梳了一半……”
“告诉”
温家后院有马厩,温梓童径直跑去牵了一匹马出来,侧身一跃便翻上了马背,而后用力一振缰绳,朝着车马门疾奔而去!
她虽学会的骑马,但往日里上马绝没有今日这样利索,回回需要小厮丫鬟递上马凳在旁搀扶协助,这还是头一回,她一个人就这么灵巧的跃上了马背来。
风在耳畔猎猎作响,道路两旁的树木迅速移出她的视野,不多时,她再回头时,身后的温府已渐渐远离,最后只成了一个小小的黑点落在她的眼里。
她突然勒住手中缰绳,使得正撒欢儿飞奔的马儿停了下来。
她太冲动了。
刚刚一看到李玄愆的留书,她便将之想成了生死离别,仿佛自己去的晚上一刻,便连他的最后一面也见不到似的。
事实上怎么可能。
她是要去陪他,但不能就这样走,至少不能让爹娘这边为自己担心。若自己就这样一声不吭的走了,他二老心中作何感想?慌乱之下又会做出些什么举动来呢?
不行,她不能如此不管不顾。
想通此节,温梓童将马头掉转,一步三回头的望着身后,又回到了温府。
所幸刚刚丫鬟只是被她吓傻了,并未立即去禀报老爷夫人,故而她刚刚这一通胡闹,家中并无几人知晓,她随便找个引子,便搪塞过去。
回到屋后,温梓童写下一封信,让丫鬟送出去。这封信是写给一位京中贵女的,此前宴会上与她尚算谈得来,之前便邀她一同往法华寺吃斋祈愿战事早日平定,百姓少受苦难。
那位贵女的亲人随军同赴边关了,是以心理焦急,可那时温梓童觉得做法事不过是求个心理慰藉,并不能当真起效用,故而婉言回绝了。但如今想来,这倒是她能合情合理离家的借口。
通常这样一个法事下来,要七七四十久日,而温梓童刚刚这封信,便是请那位贵女过府一叙,与她一道说服自己的父亲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