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瑾瑶心知是假,但也只当郭颂是给自己台阶下,于是赶紧道:“请二位大人沿着这条路向北走,第二个路口右转便是了。照理本该相送,但街上人多眼杂,民女不敢放肆。”
“姑娘言之有理。既如此,姑娘也早些回府为好。”郭颂捻须而笑,余光却瞧瞧看向顾修延。感受到旁边的祖宗情绪没什么变化,郭颂才松了一口气,目送秦瑾瑶离开。
顾修延按捺住自己回头的冲动。他见多了姑娘,但的确没见过像秦瑾瑶这般的姑娘。分明是秦家大姑娘,却流落十数年,偏偏又没有半点出身乡野的俗气。分明可以锦衣玉食享尽富贵,却执于写话本,志在登榜首。
而她对温子然言语倨傲,可在自己面前却又十分谦卑,显然是个能屈能伸的人物。一想到她在自己面前那副小猫般怯懦的样子,顾修延忍不住唇角轻颤。
前头的郭颂没注意到顾修延的神色,依旧沉浸在禁话本的事里。这些日子以来,已经有不少人与自己议论这事,上到高官,下到百姓,不少人都喜看话本,不希望话本被禁,当然也有一些人是靠话本子赚钱的,这些倒还是小事。
想起方才顾修延并没有回答自己的话,郭颂决定再试一次。“摄政王大人,话本一事,微臣觉得还可再商议一番……”
顾修延没有回答,但眉目间显出沉吟之色来。
就在郭颂耐不住性子,准备再问一句时,上首的男人忽然凝声开口。
第23章
“一年之内,不禁话本。”
郭颂顿时心头一松,随即而来的却是满头的疑惑。昨日在大殿上,摄政王话里话外还是必须要禁话本的意思,怎么忽然又转圜了呢?
郭颂一边紧跟上摄政王的马,一边飞速思考着。从凌月阁到轩逸坊,思来想去也觉得这一日没什么事能影响摄政王大人的决议。
“啪”。前头的一鞭子忽然警醒了郭颂。他想起来了,方才秦瑾瑶姑娘说了一句,“那若是有一日,有一人的话本比温公子的话本卖得好上百倍,而凌月阁不再是禹州最大的书坊呢!”
郭颂心中一惊,难不成,摄政王大人真的只为了秦瑾瑶这句话才决议不禁话本?若真是如此,那这未免也太儿戏了些。
郭颂并不知道,其实左右顾修延的并不是秦瑾瑶,也不是秦瑾瑶的这句话。真正左右他的,其实是他近来正在看的一本话本。
春禾所著的《浣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