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响后,江大山幽幽地叹了口气:“唉~儿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和主意了,也不知道这样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还能过多久。”

“只有我们俩没死,这家就不能分!”老太太数着钱,头也不抬道。

江大山却没有再说话,只继续抽着旱烟,他看得比老婆子透彻。

老大一家以后都不在家里吃饭,就和分家也没什么两样了。

但大儿子出息了,在镇上做工人,以后有机会在城里扎根,做城里人,他们当父母的总不会拦着。

江大山是既高兴自豪又有些儿伤感,人都是越老越喜欢儿孙都在身边。

与此同时,二房两口子也在讨论这事儿。

“现在大哥大嫂已经和城里人也没什么两样了,以前还真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赵小娟感慨道。

江长河闷声道:“大哥打小就是村子里最机灵的娃,长辈们都说大哥当年要是在教室坐得住,至少也会是个初中生,能进城当工人。”

“大哥的脑袋瓜子确实转得快,说话也好听。”这一点,赵小娟也是赞同的。

她一边说话,一边轻轻摸着四个月的肚子:“大哥大嫂能过的好,我也替他们高兴。”

江长河看向她的肚子,木讷的眼神一下就明亮起来:“都是一家人,等以后他们在城里站稳脚跟了,也能顺带照拂照拂侄子侄女。”

招弟躺在炕上,毫无困意地听着她爸妈小声的对话。

她知道大伯一家会和上辈子一样,搬去镇上生活的。但看现在的情况,这辈子很显然会提前。

她记得上一世,是在三丫十岁那年,大房才搬去镇上的。

不过不是因为大伯去镇里当了工人,而是因为他在山里挖到了上百年的人参,拿去卖了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