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

因此,新编剧只能由一小批戏曲爱好者听个门道。根本无法再走向大众化的市场。

这也是新编剧年年比赛,却年年推广失败的症结所在。国家曲协在推广戏曲文化上的努力,只能一次次付诸流水。

陆熙年知道,林桥所谓的“戏曲的余晖”,指的就是眼下这人走茶凉的局面。连观众都听不下去新编剧,那谁来买单再去创作?

他算是非常专业的戏曲爱好者,但他看了半天的比赛下来,别说满意的作品了,连让他点头道一句“过得去”的作品都没有。

看样子,不光是戏曲界的人才流失严重,连编导创作都陷进了原地踏步的窠臼里。

前排的评委们倒是不动如山,因为他们早就习惯了这个局面,新编剧每年都表现这么差。能从矮子里面拔一两个高个头,就算不错的了,他们也就是完成任务而已。

到了最后一部新编剧表演结束,才轮到了林家母子粉墨登场。

他们只算是来客串的嘉宾,并不能算正式的比赛选手。

但一听到林家母子的名字,昏昏欲睡的摄像机大爷和编导们都振作起了精神,这一期节目的高潮部分来了。

陆熙年更是眨也不眨地盯着台上——

林桥换了一身青衣的打扮,身穿青色的长衫,配以坎肩,四喜带,发间戴着华美的点翠头面。她的脸形本就是姣好的“鹅蛋脸”,非常适合这种青衣的妆容,一出场便婀娜多姿,让人不禁赞叹一句仙女下凡。

她却声明道:“各位老师们好,我不是专业的戏曲演员,今天只是重在参与……”

台下的评委教授们都放松了下来,大家都知道她是玩票的相声女角,不是戏曲门的人,便道:“你唱的这么好,说你不专业的话,那么还有谁是专业的青衣花旦?”

“林小姐别谦虚了,你能教出那么好的孩子,你自己的水准也肯定一流。”

“我真的只是个京剧票友,今天只是来献丑了……”林桥汗颜。

她待会儿要表演的作品不伦不类。想来这些教授们是不会说好的,甚至会批评她糟蹋了艺术,只能提前说好:我是个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