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喻纾的聪明才智,日后一定会有更多的想法帮他赚钱,所以,他愿意多给喻纾一成。
不料,喻纾拒绝了。
刘绍眼中闪过一抹赞赏,“喻夫人着实让人敬佩,那就这么定下了,每到月底我会派人把分成给你送来。”
签过文书按下手印后,刘绍笑着道:“喻夫人,还有一个好消息。”
喻纾奇怪地道:“是什么?”
知道喻纾心急,刘绍也没卖关子,“京城有风声说北戎要和大周和谈了,若和谈能成功,就不用再打仗了,你夫君也就能早些回来了。”
喻纾好看的眸子亮起来,“真的吗?”
“京城是有这么个消息。”刘绍猜测道:“有几分真我不确定,但北戎与大周打仗打了快两年了,一直僵持着,时间久了北戎也吃不消的,和谈是很有可能的。”
喻纾眸子弯了起来,得知裴渡快要回来的消息,这比她赚了许多银子还让她高兴,“要真是能和谈就好了!征兵打仗,许多家庭都受到了影响。”
在场的不是外人,刘绍道:“是啊,不瞒你们说,我当初是找了门路掏了银子才没去从军的,给那几个征兵的官差足足孝敬了一千两银子,把我大半的家底都拿出去了。”
刘绍离开不久,裴母和裴森就回来了。
等裴母在石桌旁坐下,喻纾赶忙把北戎要与大周和谈的消息告诉他们。
裴母拿着茶盏的手一颤,难以置信地盯着喻纾,“真的?阿纾,你从哪里听说的?”
喻纾解释道:“娘,是刘老板告诉我的,刚才他来了咱们家。”
裴母喜极而泣,“太好了太好了,都快两年了,只要和谈能成功,渡儿是不是就能回来了?”
喻纾点点头,安慰道:“娘,这是好消息,您可不能哭啊!”
“是,大好的日子不能落泪。”裴母恢复情绪,双手合十,“佛祖保佑,让渡儿平安回来吧!”
为了转移裴母的注意力,让她不至太过激动,高氏这时道:“娘,还有一个好消息,阿纾又和刘老板合作了生意。阿纾做的扇子,又被刘老板看上了,阿纾只用提供图案和样式,其他什么都不用做,每卖出一把,阿纾可以拿两成!”
裴母喜笑颜开,“这也是好消息,双喜临门,咱们裴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高氏肉疼地道:“刘老板本来要给阿纾分三成,阿纾不要,说两成就行。”
“阿纾这么做肯定有她的想法!”裴母并不担心喻纾,她更担心老大一家,“大郎媳妇,你和大郎摆摊也该这样,银子是很重要,但不能时时刻刻钻到钱眼里,该咱们拿多少,一分不能少拿,但也不要多拿,多想想以后。就像阿纾,她和刘老板以后还会合作,这个时候就不能占刘老板的便宜。”
高氏和裴渡应下,“娘,我们知道了。”
晚上,裴母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喻纾过来,“娘,我和您商量件事!”
白天听到的两个好消息,让裴母的好心情持续到现在,“阿纾,什么事啊?”
“娘,我最近手里不太缺银子,大哥和大嫂赚钱也不容易,摆摊的那两成分成,我就不要了吧!”
之前喻纾也提过一次,裴母不同意,这不,喻纾今个又提了一次。
裴母一时没有答应,她拿着蒲扇挥了挥,赶走空中的飞蛾。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不要那些银子,也是为了大郎和大郎媳妇着想,但说好要给你两成分成的,总要有个规矩,若你不拿这些银子,以后家里其他人有样学样,这就乱套了。”
“最近几个月我都没去摊子帮忙过,都是大哥和大嫂在做生意,每个月都拿两成,我实在过意不去。”喻纾出着主意,“娘,不然名义上就说让大哥和大嫂先替我保管那两成分成,实际那些银子就是他们的。”
“这是个主意。”裴母迟疑道:“只是,委屈你了!大郎和大郎媳妇赚的不如你多,但这并不是你该贴补他们的理由!”
喻纾笑着道:“娘,咱们是一家人,我做拿几把扇子的时候,大哥还帮了我的忙呢,我都没给大哥报酬。这两成分成,就当是大哥给我做木活的谢礼。”
“好!”裴母应下来。
裴母把裴森、高氏从西厢房里喊出来,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
裴母正色道:“谁会嫌银子多?阿纾不要那几成分成,还不是为了你们着想?大郎,大郎媳妇,阿纾把你们当一家人,你们打算怎么做?”
听到这个消息,裴渡和高氏又惊又喜。
现在摆摊的生意不错,两成分成,算下来也有八百多文,成年累月,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阿纾竟然让他们白白多得了这么多银子。
裴森咧着嘴,“娘,我和慧儿肯定也把阿纾当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