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众叛亲离
如果说柴桑是吴国的战略基地,而吴国的战略补给基地就一定是吴郡了。吴郡西靠太湖,东部是平坦的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当年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就先过牛楮矶,东定吴郡。以此地建立自己的大后方,为西破黄祖,北击袁术,威胁许昌坐了坚实的补给准备。
城池越好也就意味着,将会成为兵家的必争之所。
如今,也有一支大军在为了攻取吴郡而努力。
战争依旧继续着,一队队士兵不停向吴郡城上涌去。
吴郡的太守是骆统。骆统无大才,镇守一方确是绰绰有余,他对孙权是忠心耿耿,虽然大军处于弱势,但依旧没有接受刘杰等人的劝降。
不过,在这个时候投不投降已经不重要了,刘备大军一统江东的事实已经无法挽回。
吴郡的五千守军是无法抵挡刘备和山越的五万联军的。
此外,江东的民心早就已经失去,军民无法合一,攻城时,百姓根本就不会上城墙协助。这也就意味着,吴郡的五千守军不但要进行防守杀敌,还要搬运尸体,救助伤员,运送物质等等不必要的事情。
因此,吴郡的五千守军真正可以参加战斗的最多不过四千人。
不过,由于没有任何出色的攻城器械,战斗进行的非常的缓慢。
激杀进行了整整一日,吴郡内外充满了双方的尸体,一时见源源不断的喊杀声弥漫在天际。
经过了一日的苦战,大军终于拿下了吴郡。
建业,华府。
华歆慌慌张张的跑进了孙权送给他地府邸,边跑边对管家道:“王三,立刻挂起避客牌。说老爷身体不适,暂不见客!”
华歆的管家王三,很恭敬的应声,“是!”
华歆不理王三,直接跑进了卧房,粗喘了气静静的呆了片刻,猛然冲出屋外,紧张的左右观望。
见四周无人。长长的嘘了口气。抬起衣袖,轻轻的擦拭着额上冒出的汗水,静静地关起了房门。
此刻,华歆有如一只惊弓之鸟一般。
自从樊城大败,他跟着孙权一直翻山跃领,风餐露宿,几乎以流浪的形式,避开了刘备的追兵。回到了建业。
路上,他不只一次想要离去,他知道孙权已经亡了,活不了多久了。在跟着他只会断送自己宝贵的性命,葬送自己美好的前程。
于是。他想尽一切方法逃走。可是。孙权性本多疑,原先就对华歆有些不信任。如今更是凄惨落魄,他担心身旁的人怕死,暗通刘备。将自己卖了。对身旁的人看的非常地紧,尤其是身份有些不一般的华歆,更是被孙权看的死死的,就算是拉屎撒尿,也不会对华歆放松一丝一毫。
华歆根本就无法逃跑,他知道只要自己一有逃跑的意愿,孙权觉对会毫不留情地将自己斩杀。心狠手辣的孙权为了活命,绝对不会因为对他的宠信而手下留情的。
因此。他非常识相地跟着孙权回到了建业。
到了建业后,他并没有放弃自己桃离江东的意图,只是一直没有那个机会。虽然心急,但也必须等下去。
不过,此时此刻华歆却等不住了, 不是他的耐性不足。而是事态已经发展到了不走不行的地步。
刚刚得到消息,说张辽、太史慈分别攻克了曲阿和丹徒,关羽大军也顺利渡河。这都不是紧要的。最关键的是吴郡居然也被刘备军给占领了。
华歆非常清楚孙家的情况。原本,盛极一时的孙家。此刻仅仅只剩下建业,这唯一一座象样地城池了。而这城池中的粮食根本就支持不住一个月。这也就是说,只要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建业就会不战而败。
如果,不趁现在,刘备大军没有包围江东的时候,尽早做准备。等到刘备大军包围建业的时候,那就晚了。
本来,华歆不用这么惊慌的,他大可以利用刘备爱才的心里,趁机加入刘备军,等时机成熟了在跑。可是,天不从他愿,贾诩归降了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