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西夏虽屡胜,但所掠夺所获却抵偿不住战争中的消耗,与先前依照和约及通过宋夏民间贸易所的的物资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才有了日后的庆历和议。
立国初年,西夏便有如此兵力,如今大宋西夏多年未战,偶尔有一些小摩擦,但也摆不上台面。
在兵卒能力上或许会逊色一二,但在数量上绝对多余大宋、不亚于大金。
东方胜的判断是十数万,不仅仅只是十万。
这个数可能是零,可能是一,但也有可能是五,而且都是骑兵。
这十数万的变数也完全有可能将罗腾飞的罗家军一个不剩的留在北地。
所以,在告之这一切后,东方胜在信中最后一点表达了他的看法。若形势不许,便退吧!机会有的是,但若出了意外,一切都是零。
“不行!”罗腾飞断然拒绝,掷地有声道:“我并不否认当前形势确实恶劣,但这绝对不是撤退的理由。东方先生在信中说的好听。但你我皆非蠢人,哪里看不出这只是他的安慰话语。有一句话说的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此刻放弃,我决不允许。”
“可是……”薛弼还待要说。
虞允文拉住他,笑道:“既然相公决定,我等自会支持到底。”
虞允文了解罗腾飞,知道他一但下定决心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他们能够做得只有支持。
虞允文沉吟片刻道:“既然情况已经改变,我们的计划是不是也因该改变一下。”
罗腾飞点头道:“这是自然!”原定的计划估错了西夏的十数万大军,若此刻在依原定计划行事,如同找死。罗腾飞还不至于愚蠢至此。
罗腾飞道:“当务之急是通知雷统制,守好黎阳。”
虞允文、薛弼同时点头。
金人将西夏十万大军藏于河内,用意以不言而喻。这河内位于黄河中段以北,距离大名府路只有三日路程,抵达黎阳若骑兵日夜驰骋也就是两三日的时间。
西夏的十数万大军的出现让他们本来就不占优势的恶劣情况,完全处于劣势。如今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占据黎阳,这进可攻,退可守的立足之地。
若黎阳失,则罗家军全军覆没,黎阳在,他们的计划依旧能够顺利的执行。
罗腾飞当下也不犹豫,让人通知在黎阳的雷震,让他守好黎阳。
薛弼道:“黎阳守兵只有雷统制的一万余众,而西夏兵却有十数万余,实力差距是十数倍。我们不仅仅只是通知雷统制,还必须回兵支援。”
“不行!”罗腾飞、虞允文齐声拒绝。
罗腾飞断然道:“如今西夏还没有行动,我们还不知金国在河内有十数万援兵,若回军支援必为对方察觉,从而导致全盘计划失效。”
薛弼忧心道:“可黎阳失守,我军便有全军覆没之危啊!”
罗腾飞点头道:“我明白的,但我相信雷统制能够守住黎阳,哪怕敌人是他的十五倍,在我军抵达之前,他绝不会让一兵一卒进入黎阳。”
罗腾飞的这番话充满了信心。
虞允文也轻轻的拍着薛弼的肩膀道:“薛兄,我认为你应该要相信雷统制的能耐。”
薛弼看着两人,实在不清楚他们这自信从何而来,对方可有十数万大军啊!而黎阳也非汴京这类坚城,面对十数万大军的围攻,雷震真有能耐守得住吗?
这便是一个统帅跟谋士的差距。
作为一个谋士,薛弼很理智的分析一切。
依照常理:守城方占据优势,可一但攻方、守方之间的兵力相差至五倍以上,则攻方优势。若兵力相差十数倍以上,攻方将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薛弼认为黎阳有危险,这是合情合理也合乎逻辑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