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九章:垃圾与希望

此时此刻,大臣们纷纷坐在下方,手中拿着一卷长长的文章在看着,时不时的皱一下眉,偶尔的也会露出一副兴奋的表情。

谁也说不清楚,他们现在的心情到底是怎样的。

“诸卿觉得如何?”李元吉满脸笑容的问着。

大臣们手中拿着的,正是李承光关于这次出行的感悟见解,并由此而感发出来的一些治国理念,或者说是局部的发展思路。

可以看做是对于长洛一带接下来的发展规划,以及对其他地区的一些布局等等方面。

这份规划并不全面,涵盖的方面也并不多。

李承光并没有胡乱的去写上一通,也并没有去天马行空的想象一番。

他只写了自己看到的,自己感悟到的。

这样一份计划也就相当于一个发展省的中级官员的眼光,甚至在具体的细节方面,也就比刚刚入职的官员稍稍好一些。

对于作为未来太子而言,拿出这么一份规划来,这就有些显的不够看了。

但还是那句话。

“臣有两个看法,若是以未来太子的角度来看,这份规划显然是失败的,是可以直接丢掉的,甚至臣要怀疑未来太子的眼光和能力了。但如果加上殿下的年纪,那么这份规划让臣看到了一些希望。”魏徵直接站出来评判道。

典型的直心肠,有一说一,不会去拍马屁,但也不会去因为一个立场就把一件事情给说死。

太子也是人,太子也是需要时间去成长的。

你可以一开始就以最高的标准去要求他,但绝对不能指望他可以做到。

如果他可以做到你的要求,那也就证明他已经完全具备了登基的能力了。

刚刚八岁多一些,第一次出行实地考察,刚刚确立未来太子之位不久,刚刚接受了属于太子的教育方式。

能够在第一次做出这样的成绩,实际上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这也就是魏徵为什么会说他看到了希望的原因,一个八岁的孩子,能有如此的眼光,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他的优秀吗?不能说明他的潜力吗?

自家的后辈现在是个什么鸟样,自己不清楚吗?

跟李承光比起来,那些家伙就是垃圾。

当然,这不是自贬身份,也不是打击士气,而是事实就这么摆在眼前。

不得不承认,看着李承光拿出的这份规划,他们不少人都有些担忧。

按照常理,他们的后代将与皇子是好朋友,将是同窗好友,将来太子登基以后,他们也会跟着成为心腹,然后用上一二十年的时间,来达到现在自己的这个位置,或者稍低一些。

这种事情并不奇怪,在古代的时候还是很正常的,不然我为什么太子陪读出高官呢?

恩,尴尬的是,现如今看来,双方的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