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择日便可迁移。”

说完,曹操又叹了口气,“然而文若(荀 )似乎有不同的想法。”

此话郭嘉不大好接,他借斟酒的动作掩去眸中的光影,轻抿了一口,对今日的酒味深感不喜。

曹操接着道,“底下之人提议 劝孤复置古之九州,我欲从之,却被荀 劝阻。”

对于迁移军机中心一事,荀 虽然似有忧色,却未明言制止。

而恢复九州古置一事彻底暴露了他蠢蠢欲动的野心,荀 虽未直白地说些什么,却与他分析了大局,表现出清晰的劝阻之意。

曹操一如往常那般,从善如流地听从了荀 的建议,心中却是非常失望。

恢复九州古置一事实际上是曹操故意授意旁人而为,与其说是为了野心而谋划,倒不如说是故意设局的试探。

当年的他无立锥之地,可谓毫无根基。荀 却在他最艰难的时候,弃袁绍而投效之。彼时的曹操正怀着满腔热血,与荀 怀揣着相似的匡扶之心,既激荡于遇见伯乐,又为自己能得此志同道合的人才而欢喜,好几夜睡不着觉。

荀 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他居中持重,为曹操立下累累大功,举荐了无数人才……曹操将他视作张良全然发自真心,没有分毫虚假。

当年即便是他被陈宫、张邈两个老朋友背叛,穷途末路,荀 也没有抛弃他,反而冒着生命危险替他稳固局势。

曹操以为荀 永远是他最值得信任,永远不会背叛的臣属兼好友。却没想到 当年生死一线,最为艰难的时候荀 没有背叛;如今曹操志得意满、权倾九州,荀 却与他生了隔阂,这让曹操隐隐焦虑,想要与荀 重归旧时,却始终不得其法。

郭嘉知曹操与荀 的症结,缄默几息,只是开口道:“荀 持君子之道,与旁人不同。”

曹操没有接话。

他曹操向来不是君子,自小便会行阴诡算计之事,自然与君子非一道之人。

可他亦曾愤世嫉俗,为汉朝乱象而怒,试图肃清吏治,除权宦之弊,举义兵以灭董,匡正汉祚。

如今他亦未改治世初心,只因久居高位,身下埋着无数血肉铺叠而成的九层垒土,后退一步便会跌落云端。他不想跌成肉泥,便攀着眼前唯一的一道杆,意图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