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看起来并州能和秦国掰一掰手腕,但是那是因为言晏的存在。
等到言晏逝去,沧海桑田,秦国只会越来越强,在国力兵力上彻底将并州甩开。
到那时,并州要么像曾经的游牧民族一样被迫向北、向西迁徙,要么灭国,成为秦国的部分。
因此,他们需要有一个相互守望的盟友,燕国就是最好的选择。
甚至有时候安期生都在想,当初言晏故意放走燕国,给了燕国瀛洲的海图是不是就已经看到了并州的未来,所以有意为之。
“通知也没用,秦国现在自己内部都没消化掉,就算告诉他们,他们也腾不出手来去管。”
言晏摇头,告诉秦国也没用,秦国不可能舍弃陆权帝国的中央集权去改走海上霸权道路。
更何况吕宋氏燕国打下来的,秦国在不要脸也不可能去跟燕国争。
燕国既然找到了自不同于华夏中原的变法道路,必然也不可能将到手的吕宋拱手想让。
若是秦国一意孤行的要抢夺吕宋,那么燕国和秦国少不了一战。
哪怕知道打不过,燕国也绝对会奋起一战。
战,哪怕是败了,他们的希望和脊梁还在。
若是不战,将来在面对秦国和并州,他们也只会一让再让,最后退伍可退。
这不是燕国想要的,所以哪怕是败,是亡国,他们也必然会与秦国开战。
毕竟燕国已经退了一次,再退还能退到哪里呢?
安期生和李仁也从行政和军事方面去分析,秦国必然是在等着并州的反应。
他们会看并州的态度,再决定吕宋岛的归属问题。
若是并州也有意吕宋岛,那么秦国和并州就会联手将燕国给取代。
若是并州无意,他们也师出无名,不好对吕宋下手。
因此,嬴政在蕲年宫中望穿秋水的等着,却始终没等到并州的反应,或者说没有反应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三足鼎立啊!”嬴政叹了口气。
到了他这个位置,自然是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中也包括了并州和瀛洲。
只是当初和现在的秦国都没有能力灭掉两国,甚至需要与两国虚与委蛇,避免在一统大战中两国下场去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