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个保卫科干事是怎么练成的?

“做我徒弟,我有三个条件。”

“您请讲。”虽然杨锦文早已经知道他说的是啥,但还是装着虚心求教的样子。

郑康清了清喉咙:“第一,不准打听我的家事儿。”

————师娘正和您闹离婚,她已经在娘家住了半年,您的独生子是学渣来着,高二期末,数学考了10分。

“第二,出任务时,不准问东问西,有问题就集中在一起问。”

————就因为我太想学习,上一世差点被您扫地出门,没师父带,就得去干后勤,多遭罪啊……杨锦文心里腹诽。

“第三,不准让我帮你写案卷!”

————这个可是我的拿手活,杨锦文就是靠着会写案卷,能写报告,还会破案,慢慢往上晋升,一直做到省厅的三级警监,正处级别。这重活一世,自然不在话下。

97年,分局还没有数字化办公,案卷和报告都是靠手写,很多刑警出任务、抓人、蹲点,跑的飞快,等写案卷时就抓耳饶思,苦思冥想。

“师父,我知道了。”杨锦文点点头。

郑康看他答应的很痛快,便觉得这小子在敷衍自己,但话已经说了,实在难搞,到时候撵他走。

“那好,我们现在去见一见报警人,从源头开始查。”

杨锦文吸了一口气,咂咂嘴道:“师父,那个……我就是报警人。”

“你说什么?”郑康吓了一跳,远离了他几步,像是防贼一般。

杨锦文只好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没有夹带自己对案子的任何推理。

不是说推理不对,但没有线索的推理,那是空中楼阁,而且也会引起郑康的反感。

老刑警在工作状态中的嗅觉非常敏锐,而且也很古板,看人看事都很准。

杨锦文可不敢露出马脚来。

听他讲完后,郑康对他的疑虑稍稍消除,而后点了一支烟,眉头紧皱的看向正在暴涨的河水。

而芦苇荡里,人声鼎沸,警员们一边撑着伞,一边收集被害者的碎尸。

“师父,你说,凶手为什么不直接把碎尸抛去河里?”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