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宁使架上药生尘

这么多年过去。

红帮裁缝还在第一线,海港本地还有很多手工制衣作坊。

本帮裁缝基本就没了。

剩下的一些本帮裁缝手艺人,传承都转型去做寿衣了……又过了二十年,汉服文化兴起了,这些做寿衣的本帮裁缝,看到了机会,就都纷纷关掉了寿衣店,改头换面去做汉服了。

另一边,罗敬在认真的了解红楼茶馆的历史。

很感兴趣。

等看到周浩然穿着严肃整齐的长袍马褂,单手背在身后,款款下楼……罗敬就有些按捺不住,似乎陷在了历史的漩涡里,朝他深深的拱手鞠躬。

周浩然跟他一拱手,笑道:“你就是罗敬先生?”

“不敢称‘先生’。”

罗敬连忙自谦。

要么说环境影响人呢,简直是立竿见影。就像一个人在大街上乱扔垃圾,可去了窗明几净的大商场里,他下意识的就会把垃圾揣进裤兜里。

有了这样的环境,接下来的挖人行动,就容易多了。

“古语有云,‘宁使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病’。仁者医心,在赚钱和愿景面前,如果想要有更尊严的道德判断,就一定得是愿景优先。”

周浩然一句话,就奠定了基调。

“是啊。”

罗敬就是局中人,他也感同身受。

他对此前的药品销售模式,做出了一些改变。过去是直接跟卫生局、医院和药店对接,这销售策略就太粗放了。

只能被动等待医生开药。

主动权都在医生手里。

所以罗敬开辟了一条新路径,那就是直接跟医生对接。通过跟医生的私下接触,承诺给予一定的返点……建立了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医生就会大量的开具他的药。

他的销售额就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可这种模式也有缺点。

他的收入不高,他把原本属于个人的返点都转给医生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良心不安,这种勾当实在见不得道德和法律的光。

稽映阳笑道:“来中博书局吧,中博书局卖的是书,这是文化产业,是文化推广。也可以采取你的模式,跟全国的学校、老师去对接。不过,书和药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周浩然总结道:“书是教育,书卖的越多,教育的普及度就越高。卖书,是一种责任与荣誉,可以稳稳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哪怕你把一本10块钱的书以20块钱的价格卖出去了,仍然可以问心无愧,因为知识无价!”

“过去的那种,你只能存在于道德的阴影里。来中博书局不一样,你是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你可以大大方方的出现在各种大舞台里,大大方方的讲出你的成绩!这是文化推广,这是百年大计!”

稽映阳这话,可以说是直击罗敬的内心。

因为他的业绩太好。

所以很多同行都跟他请教,单位里还特意举办了讲座,为兄弟单位做指导。

这就很尴尬。

讲座很严格。

讲座信息严禁泄露,严禁外人到场、严禁外传……当时的场面,就跟一群见不得光的地下老鼠的聚会似的。

加入了中博书局。

就可以拥抱阳光。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