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谁敢偷税漏税,谁就是刺杀崇祯的幕

朱慈烺看着一脸担心的大舅哥,心中倒是有些过意不去,随后说道:

“先进去再说吧。”

走到半路,朱慈烺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

“对了,琪琪格和叶布舒现在在哪里?”

琪琪格,也就是阿布奈的妹妹。

而叶布舒,则是皇太极送到大明来的质子。

之前朱慈烺只顾着忙正事儿了,倒是把这两人给忘了,也不知道这两个家伙去了哪里。

郑成功听到这话赶忙回道:

“琪琪格是自己回到东宫的,目前就住在之前为她安排好的房间。”

“至于叶布舒,也已经派人送到鸿胪寺了!”

鸿胪寺是明朝掌管朝会、筵席、祭祀礼仪的一种机构,同时也负责掌管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

同样的,它也是大明朝接待外国使节的衙门。

从这点来说,把叶布舒送到鸿胪寺也是符合规矩的。

朱慈烺随即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些什么。

反正叶布舒本来就是一个吉祥物,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他要是本本分分的,朱慈烺也懒得对他动手。

可他要是敢有任何不臣之心,那么朱慈烺也不介意杀了他。

反正只是一个质子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紧接着,朱慈烺带着郑成功来到了郑小妹的寝宫。

此时郑小妹也在屋内焦急地等待着,看到朱慈烺带着郑成功走进来,郑小妹赶忙迎上去,急切地问道:

“殿下,陛下到底怎么样了?”

朱慈烺先是让郑成功关上门,确定四下无人之后,这才微微一笑道:

“放心吧,父王没事儿,而且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根本没有什么刺杀,所谓的刺杀只不过是本宫和父皇的谋划而已!”

什么?

听到这话的时候,郑小妹和郑成功瞬间愕然,满脸都是不可置信。

于是乎,朱慈烺便把前因后果大概讲了一遍。

对于自己的枕边人,这种事情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而等听完了朱慈烺的讲述之后,两人这才逐渐反应过来。

不过他们还是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毕竟这也太离谱了!

堂堂的大明皇帝和大明太子,居然主动策划了一场针对皇帝的刺杀?

这话说出去谁信啊?

可是偏偏就是事实

就在这时,朱慈烺看向郑成功笑道:

“大舅哥莫要生气,这件事情之所以瞒着你,是因为害怕你藏不住事儿,到时候容易露馅儿。”

郑成功赶忙说道:

“太子殿下做的对,你要是真的把这事告诉了臣,臣可能真的会露馅的。”

此时的郑成功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脸的感动。

因为朱慈烺本来可以一直瞒下去的,可他偏偏却告诉了自己,这就证明朱慈烺确实是把他当做自己人的。

另一边的郑小妹也暗自松了口气。

其实朝廷的这些新政策对他们郑家而言也是有影响的,因为他们郑家在福建一带也有不少田产。

不过他们的主要产业还是海上贸易,对田产并不怎么在意。

而且这些田产全部加起来也就两三万亩,跟海上贸易的利润比起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所以也就无所谓了。

紧接着,察觉到天色实在太晚,郑成功便起身告辞离开了。

朱慈烺又和郑小妹腻歪了一会儿,也准备离开。

可就在这时,郑小妹却拉住了他,然后带着几分祈求之色问道:

“殿下,今晚能不能不走?”

朱慈烺听到这话,老脸顿时就红了。

不过别误会,他不是不好意思,毕竟前世今生加起来都快四十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他是怕丢人啊!

因为现在自己的这具小身板还没发育起来,怕上了战场有心无力啊!

不过转念一想,睡在一起又不一定要做什么,所以也就答应了。

“那好,今晚便不走了!”

朱慈烺笑道。

随后,简单的洗漱之后,两人便休息了!

当然,虽然还不能真正的上战场,但过过手瘾还是可以的嘛

与此同时,英国公府。

忙活了一天的英国公直到晚上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府中。

这一天可真是把他累得够呛,那些勋贵们围着他问这问那、有几个没钱的还跟他借钱交税。

毕竟都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英国公也不忍心拒绝,所以光是今天他借出去的银子就有七十万两!

虽然累是累了点,不过还是很值得的,因为直到目前为止,那些勋贵们已经把所有的欠税都给补上了!

就在这时,一直在屋里等待的张世泽赶忙迎了上来,然后着急地问道:

“父亲,你见到陛下了?陛下到底怎么样了?”

英国公看着眼前满脸着急的儿子,就知道他肯定不知道内情,不然绝对不会如此着急。

不过英国公也知道为什么朱慈烺没有告诉张世泽实情。

这并不是因为不信任他,而是因为张世泽太年轻了藏不住事儿,要是告诉他的话,估计很容易被人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

既然太子爷没有告诉自家儿子,英国公自然也不会说了。

于是紧接着,英国公假装一脸担忧地说道:

“放心吧,太医已经为陛下诊治过了,陛下并无大碍,估计明天就能醒过来了。”

“不过接下来大明的士绅们可能要遭殃了。”

张世泽听到这话,随即便松了口气。

至于士绅要遭殃的事情他压根就不在乎,反正这件事跟他没什么关系。

而且他已经听说了,自家可是补缴了崇祯元年到现在的所有田税,根本不怕任何人查。

这一夜,注定难眠。

除了几个知晓内情的人能安稳入睡,大多数官员和勋贵都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担忧与揣测。

因为谁也不知道等崇祯醒了之后,会怎么问罪他们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