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什么?皇太极又又又吐血了?(万字

松锦之战中,光是死在明军火器之下的建奴就高达数万人!

所以说,打是打不了的!

可如果既不撤退,又不想交战,那似乎就只剩下一个办法了!

也就是:求和!

没错,范文程心里真正的想法是与明军求和,双方重新划分边界,各自休养生息、互不侵扰。

如此一来建奴也能有喘息之机。

等恢复个三五年之后,再去谋划其他事情。

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轻易说出来。

他抬眼扫视了一圈屋内的众人,看着他们那高傲自大、目空一切的神情,深知一旦自己说出求和二字,眼前这群家伙,说不定当场就会被愤怒冲昏头脑,把他给生吞活剥了。

就在范文程苦思冥想,毫无头绪之际,殿门突然被撞开,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多铎本就烦躁不已,平日里他就脾气暴躁,容不得别人冒犯,更何况是一个小太监如此莽撞地闯进来?

只见他猛地站起身来怒目而视,刚准备开口骂人,可小太监却抢先一步,结结巴巴地说道:

“范范先生,几位王爷,陛下醒了!”

说这话的时候,小太监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差点喜极而泣,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毕竟要是皇太极驾崩,他作为伺候在皇太极身边的人,多半也得陪葬,去那阴曹地府继续伺候。

可如今不用死了,自然是欣喜万分。

在场的众人听到这话,先是一愣,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随后都被震惊到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皇太极居然真的醒了过来。

与此同时,范文程更是激动得眼眶泛红,心里暗自庆幸,皇太极还是醒过来了。

有些事情,还得皇太极亲自拿主意,他可做不了这个主。

毕竟这关乎建奴的生死存亡,他一个汉人臣子,哪敢轻易决断!

下一秒,范文程赶忙起身,动作急切得差点碰倒了身边的椅子,高声说道:

“快带我去见陛下!”

随后就要往外走。

多尔衮等人看到这一幕,也纷纷起身,想要跟着一起去,他们也迫切地想知道皇太极醒来后的情况。

可就在这时,小太监却拦住了他们,神色紧张道:

“几位王爷,请稍等,陛下刚才特意吩咐了,他只想见范先生一人,几位王爷还是稍后再说吧。”

多尔衮等人听到这话,一时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重新坐了下来。

不过此刻,每个人的表情都十分精彩,有的满脸疑惑、有的眉头紧皱、有的面露不甘。

他们心里都清楚,随着皇太极的苏醒,他们之前那些小心思,那些暗自谋划的小算盘,恐怕都要落空了。

毕竟只要皇太极活着,他始终还是他们的皇帝!

与此同时,范文程在小太监的引领下,脚步匆匆,几乎是一路小跑着赶往皇太极的寝宫。

此刻他的心中满是焦急与期待,既盼着能尽快见到苏醒的皇太极,又担心自己带来的消息会让皇太极的病情再度恶化。

当范文程终于踏入那熟悉又略显压抑的寝宫时,一股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

随即一眼便看到了靠在床头、刚刚苏醒的皇太极,以及一旁正专注为皇太极诊断的太医。

不得不说,这太医的医术确实令人称奇。

他所开的那副药,刚一灌进皇太极的口中,没过多久,皇太极便缓缓睁开了双眼。

当然,或许这只是巧合,可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这些都已然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皇太极真的醒过来了!

“陛下,您终于醒了!”

范文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眼眶瞬间泛红,随即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

皇太极躺在病榻之上,面色苍白如纸,身形也显得格外虚弱,他微微摆了摆手,声音沙哑却透着几分威严,虚弱地说道:

“范文程,不必如此客气,快快起来说话。”

说罢,皇太极朝着一旁的小太监挥了挥手。

当即就有一个机灵的小太监搬来了一张椅子,稳稳地放在了床边。

范文程谢过之后,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不敢有丝毫懈怠,双手不自觉地在膝盖上握紧。

紧接着,皇太极又对着站在一旁、满脸担忧的大玉儿挥了挥手,语气虽轻柔却不容置疑:

“你且先退下去吧,还有你们,也都退下。”

皇太极的目光缓缓扫过屋内的太监宫女以及太医。

大玉儿微微颔首,她自然明白皇太极接下来要说正事,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轻轻叹了口气,转身缓缓退了出去。

宫女和太监以及太医见状,也都纷纷行礼,悄无声息地鱼贯而出。

一时间,偌大的寝宫内就只剩下皇太极和范文程二人,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皇太极深吸一口气,胸口微微起伏,努力让自己的气息平稳一些,随后问道:

“范先生,你且跟朕说说,如今这局势到底严峻到何种地步了?”

范文程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椅子扶手上抠动,他是真的想跟皇太极如实汇报当前的局势,可又实在担心皇太极承受不住这沉重的打击,万一再吐血晕厥过去,那可如何是好?

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有人把责任都一股脑地推到他头上,毕竟他只是一个汉人臣子,在这满是猜忌的宫廷之中,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皇太极似乎一眼就看穿了范文程的担忧,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说道:

“范文程,放心吧,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朕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不瞒你说,朕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无非就是明军兵临城下,将这盛京踏为平地而已!”

“你且直言,朕不会有事的。”

眼见如此,范文程咬了咬牙,心中一横,这才说道:

“陛下,明军此刻距离盛京已不足三百里,而且,据可靠情报,明军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五万人。”

“臣估计,是因为他们在行军途中不断吸纳辽东的汉人,这才导致兵力如滚雪球般迅速大增。”

“照此下去,等他们真的兵临盛京城下,人数最少还要再增加个七八万,也就是说,最终明军的人数极有可能会超过二十万以上。”

“而反观我们,如今的兵力却不足八万,就算再继续招募青壮,也不过十万而已,而且这是我们最后的家底了!”

“双方兵力悬殊,实在令人担忧。”

说完这些话,范文程一脸小心翼翼地看向皇太极,眼神中满是忐忑,生怕他听到这个噩耗后再次昏厥过去。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皇太极的心理素质,即便听到如此惊人的消息,皇太极此刻的心情也没有太大的波澜。

就像他之前说的,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所以听到这些消息时,并没有感到太过惊讶。

片刻之后,皇太极微微皱了皱眉头,缓缓开口问道:

“范先生,依你之见,有什么办法可以解目前的燃眉之急?”

他的声音虽因虚弱而略显沙哑,却依然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范文程听到这话,先是犹豫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挣扎,但最终,他还是硬着头皮鼓起勇气说道:

“臣这里确实有一个办法,不过不过可能陛下不会接受。”

他微微低下头,不敢直视皇太极的眼睛。

皇太极听到这话,苦笑着摇了摇头,满是无奈与悲凉。

“眼下都这个样子了,盛京都快要保不住了,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你且直言,不必顾虑太多。”

事已至此,范文程也不再犹豫,他深吸一口气,这才继续说道:

“臣以为,眼下唯一的办法,只有和大明议和了。”

议和?

听到这个词,皇太极的神色瞬间变得十分复杂,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奇谈。

神色中夹杂着愤怒和不甘。

毕竟一直以来,大清都是征战四方、开疆拓土的,何曾有过议和的先例?

而且说是议和,其实就是在求和!

毕竟作为战败的一方,他们根本没有议和的资格,只能求和!

而在皇太极的眼里,求和无疑是一种耻辱,是对大清荣耀的亵渎。

不过,皇太极毕竟是一代雄主,他强压下内心翻涌的情绪,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悦。

随后仔细一想,又觉得范文程说的颇有道理。

只要向大明求和,那就可以避免接下来即将爆发的那场惨烈战争。

毕竟真要是打起来,以建奴目前的兵力和士气,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

当然,全军覆没的情况也不至于发生,因为在最危急的时刻,皇太极就会撤离盛京,带着所有兵马遁入辽东身处。

然后等明军撤退或者放松警惕的时候,再寻找时机重新攻占盛京。

不过,如果真的能议和成功,这些撤退、逃亡的事情也就无需再做了,他们也能避免一场生灵涂炭的浩劫。

只是,他实在不确定明军会不会答应议和?

再者说了,正常情况下,战败的一方想要向战胜的一方议和,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他们如今还有这样的资本吗?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