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崇祯:朕啥也没干,突然就成了千古

就在他刚准备开始夜生活的时候,就听到了一阵声音从门外传来。

“皇爷,太子爷来了,说是有要事找您商议!”

如果是在之前,朱慈烺压根就不用等太监通报,直接就会闯进来。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父子二人已经达成了和解,所以朱慈烺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尊重一下崇祯的。

再说了,现在可是晚上,万一自己突然闯进去打扰了崇祯和周皇后的某些私事,这不就太尴尬了吗?

与此同时,当听到朱慈烺来找自己,崇祯不禁皱了皱眉头,心中有些无语。

这大晚上的,有什么事情就不能白天再说吗?

自己眼下还准备继续给朱慈烺创造几个弟弟妹妹呢!

一旁的周皇后见状,赶忙轻声劝说道:

“皇上,烺儿这么晚了来找你想必一定是有急事,还是去见见吧。”

崇祯听到这话,这才不情不愿地起身穿衣,随后在太监的引领下,来到坤宁宫的偏殿见了朱慈烺。

朱慈烺见到崇祯,赶忙笑着说道:

“父皇,大喜啊!大明水师传来捷报,已全歼建奴水师,杀敌一万五千余人,斩获建奴首级11230颗!”

“并且占领了建奴原本的港口,彻底打通了海上通道!”

什么?

听到这话,崇祯整个人瞬间精神一振,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

下一秒,他看到了朱慈烺手中的捷报,赶忙迫不及待地抢个过来,然后仔细地起来。

片刻之后,崇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突然又落下泪来。

因为大明已经很久没有打过这么大的胜仗了!

黄蜚和郑芝龙,果然不愧是大明的忠臣良将啊!

眼见崇祯如此模样,朱慈烺接着说道:

“父皇,此事干系重大,必须要尽快告知内阁、户部以及兵部,而且明天早朝便可宣布御驾亲征之事。”

“如此一来,既能振奋军心民心,又能为后续的战略部署争取时间。”

“儿臣来的时候已经派人去找了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在御书房了,不如现在就去见见吧!”

崇祯听了这话,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说道:

“皇儿所言极是,这种事情确实应该先告知他们。”

于是,父子二人随即直接前往了御书房。

与此同时,内阁首辅薛国观、户部尚书倪元璐、兵部尚书李邦华三个人早已经在御书房等候了。

不过三人来的时候都是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他们心里清楚,能在这么晚的时候被紧急召见,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趁着崇祯和朱慈烺还没到,三人在御书房中小声地议论着,最终猜测应该还是为了御驾亲征的事情。

说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三个人都是眉头紧皱。

虽然他们知道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他们说什么也无法改变。

但打心眼里来说,他们其实都是不支持的。

毕竟,御驾亲征风险极大,一旦有个闪失,整个大明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个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事情

就在这时,伴随着一阵脚步声响起,三人这才瞬间恢复了之前的样子。

因为他们知道,崇祯和朱慈烺来了!

果然,人还没到,崇祯的笑声就传了进来。

“哈哈哈”

听到笑声,三人心中的疑惑更甚,完全不知道这大半夜的,崇祯为什么会这么高兴?

不过当然,他们也来不及想了,因为崇祯和朱慈烺已经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三人刚准备行礼,就被崇祯挥手打断了。

崇祯哈哈大笑道: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今日朕有一件天大的好事要告诉你们,此乃我大明百年难得一见的好事!”

三人听到这话,顿时又是一脸懵逼。

紧接着不等他们发问,崇祯就接着说道:

“大明水师传来捷报!已于五日前全歼建奴水师,杀敌15320人,斩获建奴首级11230颗,俘获俘虏三万余人,解救汉人两万余人!”

“并且成功占领了建奴后方!”

什么?

听到这话的时候,三人都被彻底惊呆了。

虽然他们之前就知道大明水师要去剿灭建奴水师的事情,但却没有想到这场仗这么快就打完了,而且还获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

看着三人一脸惊愕的样子,崇祯知道他们心有怀疑,随即便把捷报递给了他们。

三人接过捷报,仔细地翻看了之后,瞬间也是一脸的激动。

因为这份捷报是黄蜚和郑芝龙一起写的,上面还有他们的大印,根本不可能是假的!

再者说了,首级都是要送回京城的,更是做不了假!

反应过来之后,三人赶忙向崇祯道贺。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明有此大胜,真乃天佑大明啊!”

“恭喜陛下,此战乃我大明百年难得一见之事,必将扬我大明之威!”

“天佑大明!大明必将千秋万代,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崇祯这会儿心情大好,也就美滋滋地接受了他们的祝贺。

即便这件事其实跟他没什么关系

就在这时,一旁的朱慈烺突然开口道:

“明天早朝之时,父皇便会宣布御驾亲征的事情,到时候希望三位大人能够全力配合,共同筹备此次出征事宜。”

三个人听到这话,哪里敢不答应。

更何况有了如此重大的胜利,接下来的战略计划也可以彻底展开了,他们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三人赶忙拱手答应道。

“请陛下和太子殿下放心,臣等一定不会辜负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期望!”

紧接着,朱慈烺又详细地询问了一下兵力、粮草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事情,倪元璐、李邦华也都一一做了详细的汇报。

朱慈烺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之后,这才让三人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这三人都是一脸的兴奋,就像之前说的,大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打过这样的胜仗了,这场胜利让他们看到了大明复兴的希望。

送走了三位大臣,朱慈烺又和崇祯聊了一下关宁铁骑和明天上早朝的具体事宜,之后这才回到了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