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崇祯:这个黑锅太大,朕背不下!

“之前的事情朕都还能忍,但这件事绝对不行!”

崇祯站起身来,愤怒的伸手指向了朱慈烺。

但朱慈烺这会儿依旧无比淡定,他先给崇祯面前的杯子添满茶,随后才继续说道:

“儿臣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无非是担心让商人的子孙后代参加科举会使朝廷与官场变得乌烟瘴气,贪污受贿横行。”

“但儿臣要告诉你的是,如今朝廷虽规定商人后代不能参加科考,但那些商人们早就已经想出了应对之法。”

“打个比方,你是一个商人,赚了点钱之后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参加科举,但朝廷规定商人以及他的后代不能参加科举。“

“那么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

“很简单,只要和自己的儿子分家,然后花点钱把他的户籍转为民籍,这样你的儿子就可以参加科举了。”

“再或者,将儿子过继到其他拥有民籍的同族人名下,你的儿子也可以参加科举!”

“可实际上,这个参加科举的儿子不还是商人的子孙后代吗?”

“既然我们无法彻底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为何不彻底废除这种规定呢?”

“而且,实话告诉你,不久之后儿臣还打算开放海禁。”

“到时候海禁一开,肯定会有更多的商人出现,他们会为大明带来更多的税收和繁荣。”

“所以,提高商人的地位势在必行。”

崇祯在听到这些话之后,整个人都已经变得麻木了。

因为朱慈烺今天带给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换成是他的话,为了大明的安定,他绝对不会去触碰这些东西。

但是很明显,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由他说了算了。

所以无论如何,他也阻止不了朱慈烺想要做的这件事情。

反而等到朱慈烺做完这件事情之后,他自己还会背负千夫所指的骂名

虽然他之前确实已经做好了为朱慈烺背锅的打算,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锅居然这么大、这么重!

他真担心他自己背不下!

看到崇祯这般模样,朱慈烺也不便再继续说下去了。

其实他原本想告知崇祯,自己还打算把税务部门从户部剥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大明税务局’。

专项负责收税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要为大明税务局设立独立的军队。

这支军队的职责便是收税,若遇到抗税或偷税之人,可直接采取强硬手段收取税款。

方式不限于拷打、扣押货物、抄家等。

总而言之,无论如何都要将欠税之人的税款收上来。

当然,对于那些足额交税的人,这支军队也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比如,在他们交完税之后,若还有人在税收上面找他们麻烦,这支军队就要去保护他们。

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你乖乖交税,那你就是爷,这支军队就会为你服务。

可你要是不交税或者偷税漏税,那么不好意思,这支军队有权利先扣押你的货物,再对你进行拷打,然后想尽一切办法从你身上收税。

而这样的灵感来自于后世老美的税务警察。

众所周知,老美的国税局是拥有武装力量的。

他们的武装力量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只管理税务。

当然,即便朱慈烺真的打算组建这样一支军队,那也必须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

紧接着就在这时,崇祯终于又开口了。

只不过此时此刻,崇祯早已没了之前的麻木,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

他看向朱慈烺说道:

“既然你已决意如此,那朕也无话可说了,不过朕有两个条件。”

“只要你答应这两个条件,那接下来不管你怎么折腾,朕都不管了,而且所造成的一切后果都由朕一力承担。”

朱慈烺听到这话,心中只觉得好笑。

毕竟以崇祯目前的情况,他根本阻止不了自己做任何事情,只能被动背锅。

但为了维持父慈子孝的场面,朱慈烺还是开口说道:

“父皇请说。”

崇祯先是深吸了一口气,随后这才说道:

“第一件事情,不管你要怎么折腾,无论如何都不能影响到南方的漕运税收。”

“这是自然!”

朱慈烺点了点头。

开玩笑,南方的税收可是大明的立国之本,要是没有了南方的税收,京城都得断粮。

而且这本身就是田税,和朱慈烺打算改革的商税不一样,朱慈烺怎么可能去动南方的税收?

他又不是傻子!

崇祯继续说道:

“第二个条件,朕要跟你一起去山东。”

朱慈烺听到这话,顿时又无语了。

有没有搞错?

崇祯这是亲征上瘾了?

可没等他反驳,崇祯就继续说道:

“你别忘了你之前可是答应过朕,招安李青山之后要让朕鞭打他一顿出气的。”

朱慈烺捏了捏眉心。

“儿臣把他带回来不行吗?”

“不行!”

崇祯断然拒绝。

“朕必须亲自去!”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慈烺突然反应了过来。

崇祯之所以要去山东,已经不是为了李青山的事情了,而是为了自己改革商税的事情。

或许他是想亲自看看自己是怎么改革的,或许是想在自己搞出麻烦之后帮忙善后。

心中一番思量,朱慈烺最终还是同意了。

“既如此,那儿臣答应你便是了!”

崇祯这才松了口气,因为要是朱慈烺不答应的话,他其实也没办法。

而且朱慈烺猜对了,他之所以非要一起去山东,就是怕朱慈烺在商税上惹出什么天大的麻烦。

可要是有他这个皇帝在的话,多大的锅他也能帮他背。

虽然内心对于朱慈烺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和担忧,但崇祯还是决定为朱慈烺背锅。

因为早在宣府的时候,他就已经下定了这样的决心。

反正之前的十几年已经证明了他是救不了大明的,就如此,那就由着朱慈烺瞎折腾吧!

紧接着,双方又商议了一下具体细节,朱慈烺这才离开了。

回到东宫后,朱慈烺又找来方正化和李若琏,将刚才与崇祯商议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两人听到这些话的时候顿时傻眼了。

要知道上次崇祯和朱慈烺一起去宣府就已经够吓人了,没想到现在他们还要一起去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