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发前一年,也就是91、92年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反心,这人果然忘恩负义。我们当时收拾了他的三个手下,第四个要解决的就是他。
这十多年来,达乌德把他养育成人,虽非亲生,胜似亲生。
小拉詹见东窗事发,忙不迭地向达乌德行触脚礼,一边哭哭啼啼地说会痛改前非,所以达乌德到底没有杀他,而是选择了原谅。
小拉詹见他的缓兵之计奏效,在爆炸案发生后半年离开了迪拜,就此一去不返。
他必须有一个叛变的理由,所以告诉人们是因为爆炸案的缘故。但他明知自己也不干净,实情又是如何的。”
“他也参与了爆炸案?”罗恩眉头一挑,小拉詹可是印度教徒。
“我们现在最好不要谈这个。”沙基尔建议。
他知道罗恩身边坐的是电视台人,所以允许他们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问。
卡鲁纳问是否如外界传说的那样,牧民必力挺达乌德帮,而印度教徒全入了小拉詹帮或者高里帮。
沙基尔表示传闻并不属实,“我们的帮派里有相当多的印度教徒。”
他把这一比例定在百分之五十,即牧民和印度教徒各占一半。
在印度教节庆期间,达乌德帮甚至会发钱给教众。
“我们的宗旨是--”沙基尔强调说,“一切以人为本。”
这种话是否为真暂且不说,总之先记下来。罗恩他们会多方采访,最后归拢在一起整合。
或许是见这位黑帮教父过于“平易近人”,卡鲁纳又大着胆子问他对孟买警察的看法。
和警局里被关押的杀手们一边倒的态度不同,沙基尔的立场竟显得十分中肯。
“确实有部分警察和帮派勾结,但这不意味着整个部门都无可救药了。即使是在今天,孟买仍然有正直的好警察,他们不偏不倚,肯为民做实事。”
罗恩想到了艾杰,他上台对孟买警界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沙基尔能体谅警察的苦衷,哪怕他们在履行公务时必须除掉他的手下。
“但偶遇应该针对的,是确实对公众造成了危害的人。不让无辜的人流血,因为那个人同时是别人的儿子、某个家庭的顶梁柱。
可警察最近偶遇了很多平民,他们这么做,纯粹是宗教迫害。这四个月以来,印度教警察杀了很多马尔普丹的牧民,说他们是达乌德帮的人。
但事实上,四分之三的受害人我都不认识,和达乌德帮也毫无关系。警察把某个人抓来,审问之后杀死,说他是达乌德帮或者小拉詹帮的成员。”
沙基尔对这一点尤为不满,能执行偶遇的,不止艾杰的警局。孟买其他辖区,也有专门的偶遇专家。
他们盯上了号称“小巴巴羊”的马尔普丹,那里最容易出帮派分子,自然也是偶遇的高发地。
“看来你听说了孟买最近的事,你对那里消息很灵通。”罗恩轻轻转动手中的玻璃杯。
“知道因特网吗?”
“当然。”罗恩有些惊讶。
“那玩意儿很神奇,只需要轻点鼠标,全球新闻就会呈现在你眼前!”
随着Windows95发售,互联网第一次切实的进入人们的生活。
印度那里的慢吞吞的毫无所觉,但只隔了一个海湾的迪拜这儿,已经开始显露互联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