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核弹级定价

无他,太便宜了。

苏尔电器收款14寸黑白电视机,罗恩准备定价4000卢比一台。

印度国内市场,另外两家同尺寸的黑白电视机卖多少钱一台?

最便宜的8000卢比,这还是贴牌货。如果原装进口,价格没有低于12000卢比的。

高昂的进口关税,让印度市场的进口电器,普遍比海外高出两倍多。

苏尔电器的这一刀,相当于直接把市场价格腰斩一半。

太疯狂了,没这么玩的。

走性价比路线,不等于直接打骨折啊。

阿希什他们都建议把零售价定在6000卢比,这已经比市场价便宜了25%,大把的人会买单。

不,罗恩图谋的不是那点点利润。

他要把包括Onida、Videocon在内的两家本土厂商,以及其他进口品牌嘴里的市场,全部夺过来。

徐徐图之什么的太慢,核弹级的杀手锏才最有用。

再说了,4000卢比的定价就没得赚吗?

罗恩表示,他会亏成首富。

总成本才1600卢比,这还是刚开始,后期规模化后再压个20%-30%完全没问题。

去掉留给经销商的15%利润,一台电视机罗恩净赚1800卢比。

利润率超过百分之百,叫人疯狂。

定价低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市场会被做大,以前觉得电视机太贵的人,也会心动。

这是一个增量市场,未来几年内苏尔电器都不会有什么对手。

为了保证上市的时候有充足的供货,罗恩又向东大那里下了两万套显像管订单。

没办法,技术实力不够的时候,只能依靠进口。

如果苏尔电视机利润足够的话,罗恩准备和东大谈谈显像管生产线的引进。

不过那是后话,现在最要紧的是带人去看看小日子的彩电生产线。

工人们早已下班,小日子更是提前一个小时就走了。

他们每天待在这里的时间不到六个小时,其中包括磨洋工的部分。

车间里静悄悄的,灯一开,所有场景一览无余。

不得不说,因为买的是全新货,彩电车间看起来比黑白车间高大上的多。

东大来的几人,看着崭新的设备啧啧称奇,这可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说好的搞黑白电视机,结果你偷偷摸摸的连彩电生产线都搭起来了。

看着这架势,工程进度已经完成大半。

“几位先生,怎么样,匹配这样生产线的彩管能做吗?”

“这是日本来的生产线?”东大的技术人员经验丰富,一眼就看出来它的底细。

“NEC的组装线,新货。”

“不错,非常不错。”

这玩意儿,东大人看了都有点眼馋。

他们国内的彩电技术,也是多依赖和日本合作。

例如芯片和彩管这种核心配件,以前基本全掌握在日本人手里。

也就近两年,本土的配件厂商才慢慢吃透那些技术。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东大的技术和小日子走的是一个路数。

“国内没有和NEC合作的厂商,但日本的技术大体相似,至少有三家彩管厂能匹配这里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