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君臣生隙

世子稳重点 贼眉鼠眼 1881 字 1个月前

章惇顿觉一道霹雳临头劈下。

刚才还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结果老天爷瞬间打脸,给他这个天选之子劈了一道九天神雷,劈得他外焦里嫩。

明明表面上只是一个黄口小儿不计后果闯的祸,结果往深处一想,背后的大BOSS居然是官家。

蔡卞若不提醒,章惇一时真没想到。

是的,皇城司若要调集禁军,是必须要有调令的。

大宋开国后,历代官家对兵权这东西盯得特别紧,兴许是吸取了唐朝的教训,天下一兵一卒的调动,都必须要上报到官家,官家发了调令,下面的臣子才有资格调兵。

否则,莫看大宋讲什么君子政治,什么刑不上士大夫,那是你没踩到红线,一旦踩了红线,稍微碰了一下兵权,那就是谋逆大罪,抄家灭族没商量。

在这方面,大宋的官家们拎得很清。

文臣们在朝堂上争来斗去,哪怕打破了脑袋,也不过是文人之间的嘴仗和私人斗殴,触动不了国本。

兵权可不一样了,那是真要命的,没有官家的允许,谁碰谁死,而且死一户口本。

今日赵孝骞调了一千禁军,往细处一想,章惇背后不由冷汗潸潸。

蔡卞没说错,如果没有官家的调令,赵孝骞调不动汴京的兵马,也就是说,官家是默许赵孝骞的所为的,再往深处想,官家也想救苏辙。

见章惇一脸呆滞木然,蔡卞小心地问道:“下官再问章公一句,昨日苏辙被拿问,不管事前事后,章公是否将此事禀奏官家了?”

章惇冷汗又潸潸了。

“老夫……老夫忙于政事,一时忘了禀奏此事。”章惇脸色苍白地道。

蔡卞眼皮不禁跳了一下,顿觉无语。

苏辙啊,且不说人家在文坛上的地位,就说他是门下侍郎,堂堂的副宰相,无端被拿入刑部大狱,如此重大的事件,你竟连招呼都不跟官家打一声,就这么自己把事儿办了?

蔡卞叹了口气,刚拜相没几天,这老货是真飘起来了。

人一旦飘起来,距离惹祸就不远了。

人狂自有天收,现在看章惇的模样,典型一副即将被天收走的样子。

蔡卞忍不住开始犹豫,要不要跟着章惇一条道走到黑了。

今日赵孝骞领禁军劫狱,其实就是官家释放出来的一个明显的信号,官家已对这位刚上任的宰相不满了。

不满的地方或许不仅仅是拿问了苏辙,也许还有别的。

矛盾总是一点点积累的,在此之前,想必官家就在某些方面对章惇有了嫌隙,否则今日不会用如此打脸的方式从刑部接走苏辙。

所以,这是一次警告,也是一次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