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都被毛德祖带走了,刘遵手上没有骑兵,所以一直被桓振的那三百精骑压制。
不过北府军毕竟是百战精锐,激战一个时辰后,逐渐适应了战场节奏,在刘怀敬的号令下,将半月阵换成了攻守兼备的圆阵,凭借密集的长槊和弓弩,逼退了桓振的骑兵。
没了骑兵的掩护,楚军步卒更不是北府甲士的对手,被杀的节节后退。
襄阳城头一连串的钲响,楚军缓缓后退。
刘遵也引军返回营垒。
一场接触战,己方阵亡两百五十一人,对方阵亡四百余众。
楚军吃亏大一些,但襄阳城头却是一片欢呼声,“北府不过如此!”
“刘道规小儿,襄阳便是汝葬身之地……”
刘道规简直无语,感觉这些楚军都魔怔了。
但想想也就释然了,起兵以来,楚军遇上北府军,无不大败,项城、京口、覆舟山三战,被刘裕几千军杀的人仰马翻。
如今斩杀两百余北府甲士,对楚军而言,的确算是一个小小的胜利。
“气煞我也,若有骑兵,绝不让桓振如此猖狂!”刘遵郁闷不已。
刘道规安慰道:“别着急,这一战要打很久,以后有的是机会。”
不过有一说一,桓振的确骁勇,能跟刘遵打的有来有回,也算一员悍将了。
其父桓石虔以勇猛矫捷闻名天下,号万人敌。
桓振也不算太差。
收敛了尸体,两边都没有进攻的欲望,都安分守己起来。
这年头攻城战,打个一年半载是常事。
刘道规也没指望能快速攻陷襄阳,在营垒中小心戒备,连续两日,楚军都发动过夜袭,但都被击退了。
等了五日,没等到毛德祖和王镇恶的消息,却等来姚兴的一封劝和书。
“秦天王致骠骑刘公足下:盖闻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今关中与江左,各承天命,本为唇齿。自永嘉丧乱以来,戎狄交侵,华夏板荡,黎元涂炭六十余载。足下奋起寒微,克复三齐,诛桓玄于建康,此诚英雄之姿也。
然兵者凶器,战者危事。
昔光武待隗嚣以殊礼,魏武容张鲁据汉中,襄阳边角之地,不足讨之,何不罢兵言和……”
还没看完,刘道规就一把丢在地上。
“这姚兴张口闭口圣人天命,真把自己当成华夏了?”
刘遵骂道:“这厮也不撒泡尿照照,敢来插手我们的闲事。”
这一次兴师动众,若是拿不下襄阳,桓谦就会成气候,以后更难打。
刘道规对记室掾殷仲文道:“也给姚兴去信一封,让他管好自己的事,刘勃勃才是他的心腹大患,如果不能平定,将来必定益贻害子孙。”
殷仲文名节不怎么样,但文采却是一流,当初桓玄的篡位檄文都是他写的。
归降后,刘道规夺了他兵权,降为记室掾,他竟一句怨言都没有,勤勤恳恳,克己奉公。
唰唰几笔,三下五除二就写了一封回信。
堪称字字珠玑,令刘道规刮目相看。
这些高门子弟中不乏奇才,但都用错了地方,只要不领军打仗治理一方,也当得“名士”之称。
信中不仅让姚兴退兵,还让他交出武关以东的弘农、顺阳诸郡,劝其将精力放在关中,对付刘勃勃、秃发傉檀、沮渠蒙逊、杨盛这些河湟势力。
其实这些都是金玉良言。
以姚秦现在的实力,跑到荆襄来劝和,简直是在打肿脸充胖子。
“报——刘毅、何无忌攻破武昌,斩冯该,兼并其众,直扑新野而来。”孟干之紧急来报。
两人围攻武昌将近八个月,终于还是拿下了这座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