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这么大了。”刘道规望着面前的孩童,忍不住感慨。
这么多年分隔两地,戎马倥偬,都没怎么聚过,一眨眼,都已经七八岁了。
不过刘裕如此杀伐果决之人,没想到也会舔犊情深,都七八岁了,还如此溺爱。
“哪来的三叔父,我怎从未见过你?”刘义符两眼一翻,满脸跋扈之气。
另一个也没好到哪去,“你来我家作甚?”
刘道规心中微微不喜,这孩子说这话的语气神态,没有半分对长辈的尊重,刘裕忙着到处打仗,母亲萧文寿也老迈了,几个儿子疏于管教。
“怎可如此说话?”刘裕虽在责备,却仍是一脸溺爱之色。
刘义符从他怀中挣脱,带着刘义真燕子一般的闯了出去。
自始至终都没怎么喊过刘道规,即便寻常人家的子弟也不会这么失礼。
这年头七八岁已经不能说是孩童,普通人家已经下地干活了。
“三弟出征在即,留下聚宴。”刘裕目光仍停留在两个孩子身上,他与臧爱亲成亲多年,一直没能生出子嗣,如今有了儿子,有些溺爱过度了。
刘道规早就没了心情,“军务在身,营中将士还在等待,他日大胜之后,再与兄长聚宴。”
“甚好、甚好!”刘裕没有挽留。
刘道规拱手而去,并非完全是托词。
北府诸将云集,早已等候多时。
刘道规与刘遵、刘怀敬赶去石头城大营,一路疾驰,扫去了心中不快。
桓玄虽然退兵了,却留下重兵防守两岸要塞。
而细作从江陵传回的消息,桓玄在数日之间,便召集两万人马,扩充军备,置办战舰。
江左经历妖贼之乱,饥荒,水灾,各种天灾人祸,人口大降,早就不比当年。
荆襄虽有杨佺期、殷仲堪。桓玄三家争锋,但都被桓玄快速击败,未伤及荆襄根本,这些年风调雨顺,实力强于江左。
又占据长江上游,优势巨大。
为了对付桓玄,刘道规还从兖州调来毛德祖、萧承之两员大将。
一是求稳,二是让他们能积累些军功,扶植自己手下人马起来。
中军大帐,刘道规入内,坐在帅位上,诸将分列两行,刘毅、刘藩、诸葛长民居左,何无忌、刘钟、王镇恶居右。
“拜见都督!”诸将肃然,拱手行礼,
刘道规大手一挥,“免礼!”
何无忌就按捺不住了,“桓玄狼狈逃回江陵,西府人心惶惶,不可给他喘息之机,末将愿率本部为先锋,突袭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