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冉闵奋力一搏,北方大地就要被他胡化了。
江左的寒门庶族在残酷的竞争和巨大生存压力下,能力越来越强。
整个江左,无论是军中,还是地方郡县,真正支撑局面的正是这些来自寒门庶族之人。
刘道规大肆启用他们,境内的治理水平就不会太差。
才过去一个月,慕容德就有些扛不住了。
主动派来使者求和,“我主与都督原本无仇,历城乃我家门户,合该我家所有,为表诚意,我主愿隔东海三城。”
“你现在说无仇,晚了,区区三城,我自取之,不劳足下费心。”
刘道规完全占据主动。
对峙的这段时日,伤兵基本恢复,士卒们隔天一顿肉食,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了。
粮草源源不绝顺着水路从彭城送来。
还有士卒的家书,无不鼓励他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枋头之战,收复邺城,驱除胡虏复我河山已经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连后方百姓都受到了激励。
他们比前线士卒更加踊跃,更加好战。
越是拖下去,对己方越是有利。
使者目光一转,“想必都督也知晓,我主退守历城,并非实力不济,而是不愿头破血流,若都督得寸进尺,大战不可避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你我两家血战,魏人必会兴军再犯,届时玉石俱焚!”
刘道规冷笑,“这种废话不必多言,回去告诉慕容德,若是有胆,就来一战!”
使者措辞越是着急,说明慕容德的形势越不容乐观。
之前还怕他狗急跳墙,但现在将士们的士气和身体逐渐恢复,刘道规的底气越来越足。
使者咬牙道:“若……都督愿意退兵,我主愿割东海全郡!”
看他的神态,这应该就是慕容德的底线了。
但一个东海郡,根本满足不了刘道规的胃口。
而且东海、琅琊、东莞三郡是一体的,只要慕容镇的人马还在,东海是谁的还不一定。
从战场上得到的东西才是实实在在的。
不消灭慕容镇这支人马,一切都是空谈,关键还要看刘遵打的怎么样。
“足下请回!”刘道规直接下了逐客令。
使者前脚走,孟干之后脚赶来,“都督,我们细作联络上了少将军!”
“少将军……刘敬宣?”
不知不觉,刘牢之逝世已经两年,刘道规险些忘了这位投奔南燕的同族兄弟。
当初跟着他一同投奔南燕的还有北府老将刘轨,以及高雅之、司马休之。
“只要都督再拖住慕容德三个月,他们就能起兵响应!”
高珣问道:“少将军麾下有多少兵马?”
孟干之神色尴尬,“加起来,三百旧部……”
刘道规两眼一翻,这不是胡闹吗?
三百人还不够别人塞牙缝的。
对刘敬宣,刘道规还是信任的,但他身边还有刘轨、高雅之、司马休之等人,龙蛇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