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愉嘴中的“民”,并非江左啼饥号寒的百姓,在高门眼中,他们连人都不是,只是一群“贱小”。
桓玄打了一个哈欠,昨夜宴会与几个胡姬玩耍了一夜,精力早就跟不上了。
见这么多人反对,他也就没兴趣坚持。
北伐也罢,不北伐也罢,都不影响他的风流快活。
他本就不是一个心智坚毅之人,看出朝廷的弊端,却无力回天,曾经的雄心壮志也在女人和五石散中消磨殆尽。
“还有何事?若是没有,便退朝吧。”桓玄眼皮都有些抬不起来。
他本来也没想议出个什么事来。
太极殿都是表面文章,真正的决策之地是东堂。
正要退朝,一黄门在殿外高呼:“陛下,大捷,枋头大捷,建威将军大破拓跋纥那、长孙肥、公孙表四万大军,俘斩两万!”
殿中立即落针可闻。
“哐当”一声,王愉的白玉笏板掉在地上,摔成两节。
但这个时候已经没人关注他的笏板。
桓玄直起了身子,脸上的困意一扫而空,眼神却无比复杂的望着刘裕。
以前还不信那些贩夫走卒嘴中流传的“猛虎卧龙”,但现在不得不信了。
魏国横扫北地,几无一败,拓跋珪打赢了柴壁之战后,更是不可一世,如今却摆在刘道规手上……
这不是卧龙,而是一条真龙!
经此一战,天下的形势已经变了,这条真龙直接威胁到了桓玄的地位。
拓跋珪最多也就占据中原,没有水军过不了江,对江东无可奈何,但刘道规却什么都有。
而且他的崛起,将会重新刺激北府军。
就在所有人目瞪口呆时,王谧慢悠悠道:“此等大胜,既是建威将军之幸,亦是陛下洪福所赐,不可不封赏,以安北地将士之心。”
若是不封赏,便是直接将建威军府拒之门外,逼他们与朝廷对立。
桓玄心领神会,既然无心北伐,想偏安江左,就一定要稳住刘道规。
而且这种大功也是掩盖不住的。
他若是不封,非但北府军会离心离德,连西府军也会有怨言。
北伐是这时代最大的道义所在。
“升建威将军刘道规为前将军,北中郎将,兖州刺史,都督冀、并、幽、青诸军事,封沛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
桓玄这一次下了血本,连前将军和开国县侯都拿出来了。
斜眼望了望刘裕,“升建武将军刘裕为左将军,统帅一千旧部为前锋,北府都督、抚军大将军桓修率三万精锐在后,驰援洛阳!”
这个时候他不能不动了。
没人比他更知晓枋头的意义,拿下此地,邺城就在指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