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才

北府江山 苍穹之鱼 1957 字 1个月前

江左这场大戏还没有唱完。

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刘粹犹犹豫豫道:“这等大事只怕属下一人难以胜任……”

刘道规知道他是心存疑虑,担心朝廷日后来清算,毕竟他刚刚加入自己麾下,有私心再所难免。

不过转念一想,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占田令不是小事,需要一个得力人手来主持大局。

任何一个小细节没有考虑周全,就会埋下祸根,就像司马炎刚颁布占田令时,的确是善举,但实施过程中,却被士族豪强们钻了空子,加剧了土地兼并。

所以太康之治,仅持续十年,便烟消云散了。

百姓更加困苦,士族门阀越发强大。

思索再三,能担当此任者,只有一人,“速去琅琊请刘主簿前来!”

刘道规现在是都督淮泗诸军事,琅琊也属于淮泗,所以可以名正言顺的调刘穆之过来。

当值的沈庆之拱手道:“领命!”

当即领着十几骑出城而去。

四日之后,刘穆之风尘仆仆的赶来,“都督何事如此惶急?”

刘道规道:“淮泗人口大半集中在彭城,北面地广人稀,为之奈何?”

刘穆之略作思索,“属下有三策,上策,编户齐民,清丈彭城荫户,中策效法武帝行占田令,下策,效法魏武行屯田之策。”

他的想法比刘道规还要激进,一上来就要朝彭城豪强动手。

但这么一来,动静太大了。

彭城的豪强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都是武宗,盘踞多年,手上实力不俗,这群人若是乱起来,彭城永无宁日。

刘道规初来乍到,正是拉拢他们的时候。

至于下策,曹操的屯田已经臭名昭著了,屯田客比奴隶和军户还惨,一辈子累死累活,深受严刑峻法的残害,子孙也不得免。

当年曹操拿下淮南,准备大肆屯田,江淮百姓听到风声,十几万百姓拖家带口的逃往东吴。

江淮自从荒废。

司马炎取消了屯田,是他为数不多的德政。

“依刘兄所见,该行何策?”刘道规明知故问。

刘穆之哈哈大笑,“都督亦擅治民,必然早有成见,上策太急,可留待日后施行,下策不得人心,绝不可用,中策最佳,既可收百姓之心,亦可收豪强之心。”

“刘兄真乃萧何复生也!”刘道规赞了一句。

刘穆之有意无意道:“萧何得遇汉高,方有用武之地,否则就泗上一县吏也。”

“以刘兄之才,他日定为宰辅之臣!”

刘道规不到三十岁便是封疆大吏,不可能没有野心,天下这么乱,司马家威信扫地,桓玄入主建康,其实也是给所有人做了一个示范。

兵强马壮者,便可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