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海一行,前脚才走,后脚就已暗涛汹涌,至于徐海与武英琪的计划能不能成,又是另外一回事,至少这二人已经开始谋划。
……
另一方面,永安州。
李万海此时已正式进入永安州,当他到达永安州后,发现这里已然着手准备迎接新年。
他盘算一下时间,对陈元心生恨意。
“可恶,就算老夫这时归去,若途中步伐迟的话,这个新年怕要在半途度过,陈元竟然如此坑我。”
李万海这人十分传统守旧,且其家中尚有老父亲,别看李万海也年岁不小,但其父亲却是这个年代难得的长寿之人,也因如此李万海自知像他父亲这般年纪,他能陪伴一个新年是一个,不知何时就可能撒手西去。
不能于老父亲膝前尽孝,对李万海这种典型的儒生,心中便会有莫大的罪恶感。
而这一切,皆拜陈元所赐,若是陈元不给他安排这样一个差事,又何至于,这会儿他一定和往年一样,吩咐下人采买的同时,会亲自带领两个儿子进行布置。
别看李万海身为朝中要员,家中自是下人无数,但是为了讨父亲欢心,凡逢年过节府中一些事情皆要其亲自参与其中,只因其父亲一直告诫他不可忘本,李家祖上亦是穷苦出身,虽不能给府中下人放假休息,但是年节之时尽量让下人有休息时间则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李万海一直恪守儒道,自对父亲之命言听计从,毕竟父亲之言是对的。
凡事皆有两面性,彼时的大乾虽被一帮酸儒所误,除了先帝当初欲中兴道法玄门之后,更有随后女帝在陈元提议下欲兴变革之事,但是不能将儒道就此贬得一无是处。
任何事情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亦有其不完美的一面,至少儒道主张入世,并以礼法训诫劝化世人,这本身有其积极意义。
至于陈元所见,酸儒误国,乃是这帮儒生走入误区,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
而李万海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对于一些事情有很深的执念,别看他负责刑部一些事务,实则其性格更适合待在礼部。
他每每行事,不管其正确与否,先要考虑的是不是符合圣人规戒与儒家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