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行文字、每一段旋律,均透着那个不苟言笑的父亲,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不动声色地表达着对这个困顿家庭沉甸甸的责任和爱。
由于许参选用的是李健的版本,在歌曲的最后,比原唱多了几句。
“这是那一辈人留下的足迹
几场风雨后就要抹去了痕迹
这片土地曾让我泪流不止
可它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
……
最后这段新增的歌词使整首歌上升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度,让歌曲以细腻、唯美开始,恢宏、大气收尾。
整首歌,以时间线的形式展开,从1984年开始,讲述了父亲辛勤劳动、照顾家庭的场景,包括庄稼、缝纫机、孩子的哭声和对未来的憧憬。
随着歌曲推进到1994年,母亲的去世、儿子的成长和父亲的老去。
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生活、成长和失去的叙事。
这首歌,触动了许多听众的心弦,因为它唱出了普遍的家庭情感和共同的生活经历。
无论是对于父辈的敬仰,还是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亦或是对年轻一代的期望,都引发了广泛的情感共鸣。
听众们听完,都坐不住了。
有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有人倒了两杯酒,陪父亲小酌一下。
有人更是直接给了父亲一个大大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