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烫手的山芋

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张明楷的心理绝对会产生剧烈的波动,要是心态不好或者身体素质不好的人,还真的干不来这差事。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张明楷再一次的叹起了气。

看着坐在桌子对面的张明楷,在短短的三分钟时间内,接连叹了十几口气,原本还满脸忧愁的赵东旭,这会儿突然被张明楷给逗笑了,接着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张哥,其实这件事情也不用那么犯愁,不过就是一万人吗?咱们往好的方面考虑,这可都是优秀的后备员工,咱们现在无论是做什么企业开工厂,又或者是做其他行业的生意,都绝对不愁手头上的人不够用了。”

“而且这些工人们可都是有着一定学历的,不仅是能够识字会写字,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能够看得懂图纸,更重要的是,在工厂里面,这些工人们其实是自带管理体系的。”

“我觉得到时候,我们只需要把类似于车间主任,还有部门领导这些人给重新选拔出来,提拔一些在工人群体当中,口碑好有能力的员工上来,相信他们对于新公司的归属感也会增强,到时候咱们再进行管理,也就会方便不少了。”

赵东旭的这一番话,说的绝对是十分客观,甚至是低估这些工人群体了。

虽然说在这个时代的各个国有工厂当中,很多的工人群体因为过惯了安逸的生活,所以很多人也都开始慢慢的变得懈怠了,起来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但即便是如此,也不能够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九十年代初期的这个时代背景当中,能够拥有近万名有着学历的工人,作为公司的备选员工,单从员工的质量上来看,这一点绝对是吊打国内99%的企业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还有很多的百姓们做不到能识字会写字,更重要的是,这些工人们都能够看得懂图纸,听得懂指挥。

光凭着这一点特质,在这个时代就是十分珍贵十分难得的了。

一边在心中想着,赵东旭接着对张明楷说道:

“现在我们可以确定一点,就是这么多的员工,不可能全部都留在曙光林场,我们最少要缩减百分之五十,甚至是百分之六十的工作岗位,要不然曙光林场根本没有办法完成由亏转盈的财务目标。”

“这么换算过来的话,我们其实是需要接纳5000多名员工,虽然说想要做到这一点,的确是有些困难的,但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完成的事情,现在咱们公司需要做到的,就是多点开花,把触手延伸到各个领域之内。”

“按照我之前的设想,做高精尖方面的生意是绝对不可能了,但是咱们可以凭借着现在人数的优势,以数量取胜,靠着薄利多销的经营方案尽可能先稳定下来,这样一步步慢慢的做下去。”

“毕竟现在我们需要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产业升级,也不是像高利润率的目标前进,咱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在接纳了这么多的员工之后,还能够保持公司尽量不要亏损尽可量的,多撑一些时间。”

“毕竟对于咱们公司目前的情况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我相信只要给咱们争取到一年的时间,很多的情况都会发生变化的,到了那时候,这一万名工人,也许对于咱们来说并不是一个负担,反而是帮助,是咱们公司继续向上一层次进发的关键力量和最大帮手!”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