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准备去县学,沈遇安在书院和县学办理了一些入学的资料。

县学的人都等着沈遇安过来呢,事情办理得很顺利。

还让和沈遇安见过面的吴夫子带着他。

“县学的钟教谕博学多才,乃同进士出身,不过人有些古板。”吴夫子小声在沈遇安耳边说道。

这钟教谕按现代来说可是校长一样的职位,吴夫子能私底下提醒他,也算是关照他了。

县学有童生功名才能入学,当然,也有一些有权有势之人操作可以入。

比如说那傅县令的公子就在县学。

“那老头子不是当官的料,可对于有大才之人,却也颇为爱惜。”

还有小道消息说县试的时候,钟教谕对于沈遇安这个县试第一有些微词。

但对方又急切地让他邀沈遇安入县学,吴夫子只能说,钟教谕脾气古怪了些。

“除了钟教谕之外,县学还有孔、曹两位训导,以及包括我在内的陈、杨三位夫子。”

那算起来人不少了,且虽然他了解的不多,但也知道县学的学生没多少。

拢共还没杜夫子那里的学子多。

不过沈遇安一想,这永安县本是贫瘠县,也没多少学子有功名。

听吴夫子说,钟教谕把条件放宽,一些家贫却有天赋的学子也可进入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