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倾尽心血培养的梅子云,梅秋培暗不可察地叹一口气。

其实孙子的想法他又怎么看不出来。

在他看来,梅子云的天赋比自己当年还高,但若想完全接过自己的衣钵...

一个字,难。

天赋没问题,条件比以前也不知好了多少倍,说到底,就是练得不够苦不够狠。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人的选择也多了起来。不唱戏,去干点其他的什么,也混口饭吃甚至过得更好,何必日复一日受这个苦?

在那个年代,自己那一批人对唱戏的渴望和追求,现在的年轻人是体会不到的。

梅秋培自己十来岁跟师傅学艺时,整个戏班子就一头驴,驴是不骑人的,就驮着戏班子的全副家当,人跟在后面,几十里、上百里地走街串巷去唱。

只要有上场的机会,就是当时师傅和师兄姐笑得最开心的时候,管他的舞台是露台还是屋内,风吹还是雨淋。

为什么他非要让梅子云在太阳底下唱?就是为了磨炼梅子云的心智,日后在唱戏遇到条件不好的舞台、抑或是突发情况,可以不受影响地把戏唱好。

因为,戏一旦开腔,即使台下没有人也一定要唱完,凡人不听不代表鬼神不听。

八方开听,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