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秘书立马从手包里掏出眼镜盒,拿出一副花镜,递给了覃老板。
趁着覃老板阅读这份工作计划,朱子顺接着说:“当然一家新公司完全交与小翟,由他一人主导还是显得薄弱了些;所以我们建议将武汉公司副经理小萨,充实到杭州公司。这样比较稳妥。”
覃老板边看那份计划书,边点头,对朱子顺说:“你接着说,我在听。”
“南京公司原来的省经理姚健,工作热情,冲劲没得说,但总体看还显得稚嫩了些。”朱子顺说“这个新分公司,我们考虑由销司职能部门择选一位同事,外派到南京公司担任经理。”
朱子顺此话一出,门副总以及销司各部门经理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他。因为“桂南”薪资的设计,同等职位,营销部门要高出事业部,工厂同级别一大块儿;而外派到外埠分公司的经理,更是集团员工中高收入群体。
平时,朱子顺就不止一次遇到半熟脸的事业部管理人员,向他央求是否能把他调到销司来,哪怕从业务做起。其实个中原因不外乎都是看上了营销人员的那份业绩提成,补助和较高的薪资。
“哦?那么有人选吗?”覃老板摘下花镜,问道。
“我们建议知识产权部耿攀强,到南京公司任经理。”
朱子顺提到“耿攀强”的名字后,销司那些职能部门经理一阵骚动,大概没有人会想到,分公司经理人选,会落到耿攀强名下。
“我了解到‘打假’的工作现在已不像从前,伪劣产品发生的频率也好,特别大的假冒事件也好,都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朱子顺给出了理由“必须承认耿攀强没有学历,文化水平不高;但这么多年能在‘打假’业务上有这么多成绩,建树,绝对体现了他处乱不惊,既有头脑又有条理,这是很多高学历人都难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