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老板有魄力但更心细,处事严谨。他经过多方了解,反复思考,总觉得这个规划还欠缺十足的把握。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大热,而最高层却始终未见表态。
所以在董事局会上讨论此事时,覃老板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李董却不以为然,他从大哥那里得到了许多内部文件;信誓旦旦的说:“这个项目自治区既然提出来,就有十足把握在国家层面取得立项和支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送到‘桂南’嘴边的肥肉,不吃下去,老天爷都会哭泣,懊恼的。”
覃老板在生意场上,第一次没有听取自己内心的判断,同意了李董的建议,决定集团上马“北海别墅项目”。
决策已下,但覃老板深知,走出这一步对“桂南集团”意味着什么。所以他宁愿把食品主业的业务放在一边,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房地产公司”中来。
此项目只能成功,不能有任何差池,覃老板从“北海项目”立项起一直悬着心,如履薄冰。
开始阶段,因为韩老依然当政;各部门的配合,支持还是呼应,配合“北海醒目”的启动。但自从韩老荣升“副国”后,虽然项目建设的热度不减,但来自各阶层的支持力度却逐渐递减。
其中银行贷款变得越来越困难。
几大银行负责人告诉覃老板,因为“北海项目”根本不在国家规划名录中,以前给予“桂南房地产公司”的贷款,都是不得已听命于韩老的行政命令,其实是“拆东墙补西墙”,挪用了其它国计民生的资金。
韩老高升,自治区首长没有人再力推这个前任的项目;如果银行照以前盲目向其融资,贷款,出了问题没人负得起这个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