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商乱迷局 佚名 1271 字 2个月前

这种状况的出现,不奇怪。上海公司所辖市场范围大,业绩一直保持稳定。按照“桂南集团”的薪资标准,营销团队的各级业务是由底薪加业绩提成构成的;过往上海公司的大小业务平均收入,与其他大品牌比较均属中上水准。

如今厂商有分道扬镳之势,“桂南黑豆奶”市场又完全握在“南沪公司”手上,精明的业务们看得很清楚,照此下去“桂南黑豆奶”在现有的终端卖场消失只是时间问题了。

连锁反应便是他们的薪资收入将难保,大减。

眼下稳定团队的军心,尽快走出困境的突破口是当务之急。朱子顺清楚越是危机中,他越要保持清醒和定力。否则局面将不可收拾。

他采取的应对行动,必须要比“南沪公司”还要更快。

陆经理表面上依然在配合朱子顺的工作,但她更关心,留意的是朱子顺是否改弦更张,重回“南沪公司”旗下,应允小白总提出的条件。

朱子顺的接下来的想法,动作,唯一可信任的也只有大王一人了。

一方面,朱子顺抓紧时间,逐一与分公司所有的业务面对面的交流,化解他们眼前的困惑与担忧,明确非常时期,销司,集团一定会考虑到上海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薪资做出相应的调整。

“民以食为天”,打工一族对自己的收入最为敏感;朱子顺将这个众人聚焦的问题阐明后,大部分业务都做了积极表态,回应。

同时朱子顺向他们提出了近阶段的要求:凡是还正常销售的门店,要持续重点维护,“桂南黑豆奶”在排面的曝光率,陈列标准不能降低。

“南沪澳洲燕麦片”开始大规模铺市,但他们的业务对门店维护不可能,面面俱到;朱子顺要求业务,要比过往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这些重点门店的基础工作做好。虎口夺食!

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对上海公司的业务考核,从大比重以销售数据为主,转为门店的品项维护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