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喝,您陪我老婆婆喝一口。”瞎婆婆摆着手对阿珍说“倒上,快给客人倒上。”
朱子顺见状,只好比划了一下,示意阿珍酒少倒一点。
四个人坐定后,瞎婆婆双手捧杯面向朱子顺,说:“我替我儿子,儿媳谢谢您了!”
朱子顺连忙扶了一把瞎婆婆,让她坐下来,说:“阿婆不用谢我,我也没做什么,您这么客气我可承受不起。”
“阿珍都跟我说了,您可没少帮她的忙。”瞎婆婆有些哽咽,说“这些年别说没有亲戚登我这个家的门,出了大事小情,谁理会这一对儿孤儿寡母。阿珍遇见您,可不是我们家走了大运了吗?”
瞎婆婆说这番话时,阿珍的眼眶也湿润了;朱子顺忙端起酒杯,说:“婆婆我们吃饭吧,我可是饿了。”
“吃,吃。”瞎婆婆眼睛看不见,手却很有准头,用她的筷子挑起砂锅里的鸡腿儿,就往朱子顺碗里送。
阿珍的孩子在一旁,一直摆弄着那挂鞭炮,吃了几口,就迫不及待的将包装拆开,眼睛不住地盯着朱子顺。
“我也吃好了,和你儿子把鞭炮放了去。”朱子顺放下碗筷,对阿珍说。
男孩听罢,一个高的跳了起来;抱着鞭炮就往门外跑去。
小巷里刚有不少家燃放过鞭炮,一帮孩子们都随着鞭炮响起的方向,扎着堆儿东跑西颠,凑着热闹。
朱子顺点上一支烟,让阿珍儿子去点燃引信;男孩去紧紧地拉住朱子顺的手,把他拖拽到引信处,示意和他一起来燃放。
朱子顺握住他的小手,将烟头触到引信处,点燃后迅速跑开。
这一万头爆竹炸响后,引来了小巷不少孩子。阿珍儿子始终没有松开朱子顺的手,他面向邻居的孩子们,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多少年了,儿子从没这么笑过。”阿珍对朱子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