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那就找家人少的馆子坐坐,这大长队真排不起。”小李对朱子顺说“我听来这儿人说话口音,十个有八个是北京人,大老远专门来饱口福的。北京人为了一口自己得意的吃食,我都他妈的服!有人从北城一大早花俩小时奔南城,就为了喝一口地道的豆汁儿。”
“这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朱子顺挑了挑大拇哥,笑了。
“那不叫精神,叫臭讲究。”
俩人溜达了两圈,找了一家门庭相对冷落的小馆坐了下来。
“那就等回北京再好好请你,这家馆子难怪没人,太大众化了。”朱子顺接过服务员的菜单看了一眼,对小李说。
“嗯,喝两口,歇歇脚。大事儿办得了,比吃什么山珍海味都强。”
“你表哥确实是个能人,市场什么火,就跟风玩儿什么,眼光独到。”朱子顺说“能和封书记大校老公搭上线,将来更不得了了。”
“表哥说了,封书记老公,要是真的能升到总后成了将军。我这块食品经销,马上接一些国外顶级的洋酒大品牌,大干一场。”
朱子顺端起酒杯说:“以后你李子可不得了,得尊称您红顶商人了!”
“咱们还是一起来敬部长吧。”小李哈哈一乐说“祝他官运亨通,将星闪耀。”
“外寇”掠食了“桂南”饭碗,一下子激起了公司上下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情绪。“礼品盒促销活动”一启动,各个分公司都铆足了精神,这几天,提振人心的好消息不断从各地传来。
丛辉给朱子顺的电话中说,广州的覃广武,接连一周,睁开眼就打发业务,下到终端卖场紧盯促销活动,门店不打烊不许人离开堆头半步。
雷声更是展现出了应有的驾驭市场能力,让丛辉一提起,脑袋就嗡嗡作响的“南沪公司”,他不知用何种锦囊妙计,在极短时间内,便恢复了与“桂南”上海市场的合作。